A03: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面对出名和非议,河北保定“油条哥”依然淡定——~~~
面对出名和非议,河北保定“油条哥”依然淡定——~~~
面对出名和非议,河北保定“油条哥”依然淡定——~~~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对出名和非议,河北保定“油条哥”依然淡定——
不用复炸油,自己安心顾客放心
姜燕
■刘洪安每天把废弃的黑油倒进食监部门提供的专用不锈钢桶内
  特派记者  姜燕  文/图

  早餐,本来是在家附近解决的事,可河北保定的“油条哥”刘洪安出名后,许多人远道而来,就为尝尝用“良心”炸出的油条是啥味道。远处的人觉着香,近处的却不然,“油条哥”的左邻右舍对他有怀疑。对社会上的这些反应,“油条哥”很淡定,他说火爆是一时的,非议也是一时的,怎么说是别人的事,“怎么做才是我的事”。

  今年春节后,在河北保定开店的刘洪安打出“不用复炸油”的招牌,打破油炸食品反复用油的潜规则。前不久被一些媒体报道,成为网络红人,人称“油条哥”。

  有人远道而来尝油条

  因为靠近两个居民小区,银杏路这一段显得特别热闹。刘洪安的“刘家豆腐脑”早点店开在路边,蓝色的简易铁皮房很醒目。当然,更醒目的是排到路边买油条的长队。从早上5时30分开门到上午9时20分油条卖光,这列长队才会消失。

  记者也加入买油条的队伍,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小时。难怪住在附近的居民抱怨,“油条哥”出名后,他们连早点都吃不上了。队伍里前后问问,只有1个顾客是家住附近的。其他几个,有的是一家人到这边的医院看病,晚上商量好了一早到这边先来尝尝“油条哥”的油条;有的是开车听到广播里正在播“油条哥”的新闻,方向盘一打,特地赶过来吃的。穆先生说,家里人都想尝尝“油条哥”的油条,看看它和其他地方的油条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要说比别的地方的油条好吃多少,那也没有,就是个放心,这儿的油不复炸。”坐在店外桌边吃油条的王先生说,他就住在附近小区,一直在这里吃早餐。

  不一会,有个小姑娘拿着小本本出来登记收银,自从出名后,油条供不应求,必须先登记每个顾客购买的数量,才能心中有数,每天差不多只能接待100多个顾客。

  “油条哥”还在窗口上贴出一张告示,每人限购1公斤,后来又用笔改成了0.5公斤。黄女士一开口就是1.5公斤,她受命为同事们带油条去,被婉拒后,磨了一会嘴皮才买到1公斤。

  9时15分许,来了两拨客人,一拨是江苏的,一拨是哈尔滨的,都是到保定出差的,顺便来尝鲜,可惜来晚了一步,油条已卖光了。

  顾客可用验油勺验油

  干完了活,刘洪安摘掉帽子、口罩,舀了一碗稀饭,抓起一块烙饼,坐到路边的小桌上大口吃起来。他从凌晨2时就开始忙,到上午9时多才能歇下来吃饭。出名后,他觉得生活一下子不正常了,累得很。

  2009年,刘洪安和妻子租下这家小店,开始做早点生意,一开始炸油条也是用复炸油,即将当天炸剩的油和第二天的新油混在一起用,三四天清一次锅换新油。今年1月,他看到中央电视台一档健康节目,专家说食用油经过反复加温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还特别为煎炸食物的剩油使用支招。这对平时就关注健康问题的刘洪安影响很大。

  春节过后,刘洪安决定停用复炸油,还把小店改头换面,在招牌下挂上“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广告语,在售卖窗口贴上告知书,设置了“验油勺”,顾客可随时验油,验油勺边还贴了分辨新油和复炸油的办法,如“复炸油用勺子舀起来后,里面看得见‘黑星星’,用复炸油炸的油条吃起来也顶胃”。在小店的玻璃上,一张已经发黄的白纸上写着:“本店油条用油是一级大豆色拉油,是从植物油公司批量进货。新年伊始,本店向尊敬的顾客郑重承诺,油条用油每天都是新油,不含一滴复炸油,也请您审核和监督”。

  每天倒掉1.5公斤黑油

  剩油冷却之后,刘洪安先将上面一层仍然透亮的油撇出来,舀到一只盆里。他说,这层油还能用来炸花椒油,做凉菜或拌馅用。最后,锅底内残存一层酱油汤一样的黑油底,刘洪安把油锅整个端起来,将黑油倒进一只塑料桶。随后,又将塑料桶提出操作间,将黑油倒进一只硕大的不锈钢桶。这只不锈钢桶是他出名后,保定市食品监督部门一家专门回收废油的单位送来的,每过三四天,就会有专车前来收油。

  刘洪安说,每天炸油条的量都有数,总共用油大约10多公斤,用剩的油约有2.5公斤,撇去干净的油后,倒掉的差不多有1.5公斤。“每公斤油是10.1元,倒掉1.5公斤油就增加了15.15元左右的成本。”

  换用新油后,刘洪安的油条价格也略有上涨,从每公斤8元涨到了10元。他每天大约炸40公斤油条,去掉增加的成本,每天还能多赚65元左右。

  “不过,以前还真没算过这个账。”刘洪安说,“我对钱看得不重,是钱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我这么做,自己放心,顾客吃着也放心。”

  出身农家很喜欢读书

  刘洪安今年32岁,出身农家,2000年从保定市财贸学校财会专业毕业后又读了成人教育大专。他做过会计,当过出租车驾驶员,因母亲在食品加工厂工作过,他又去学了面点,想开个面点加工厂,之后还经营过小饭店。

  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等书,这也使他在众多“油条哥”中脱颖而出。把小店的经营理念打在店招上的做法,在许多早点店里可不多见。他从读书中体会到:“人必须让自己被人尊重,而想得到尊重,首先必须提升自我,想提升自我,就要找到方法。”

  2008年,家里发生的一件大事,也让刘洪安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一年,身体特棒的母亲突患重病,连做两次开颅手术。在保定医院,母亲几乎被宣判了死刑。为了救母亲的命,刘洪安三天两头往北京的医院跑,想办法给母亲找到好医生治病,最多的时候,竟然一天到北京跑了3趟。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的病终于得到救治,恢复了健康。

  那一次,家里所有的积蓄用光了,还借了20万元的外债,可是,有什么比换回母亲的命更重要的呢?刘洪安说,打那以后,他看得更透彻了:“钱在生命面前就是白纸一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不用复炸油,自己安心顾客放心
费尽心思找好的油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3不用复炸油,自己安心顾客放心 2012-05-28 2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