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员如何才能“多读书少应酬”
姜泓冰
  姜泓冰

  “多读书,少应酬”,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25日给在北京参加任职培训的67名新任市委书记的勉励或告诫。原话是:“要把学习作为工作与生活的习惯,多读书少应酬,善于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虚心向先进学习。”

  不知这些新官上任的地方一把手中间,有多少人真正听进去了,又有多少人能够化成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如果能够多一些,当是百姓之幸、百姓之福,也当是肃清官场腐败风气、培养健康社会的一个新开始。

  今天的中国官员大多学历在大学以上,原也算得上是读书人的出身。但在“学而优则仕”之后,究竟有多少人保持了阅读习惯,有多少人在最近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里,都没有认真地读书了?

  与之相反,以今天的惯常情形,举凡官升一级,只要不是歪向了某个冷落角落,参加各种交际应酬的机会就会呈同比例上升的趋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擅长到惯而成习、乐在其中,颇有一些官员在升迁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浸染乃至经历蜕变,应酬功夫见增、酒量见长,“宅”在自家安静读书思考的时间和愿望则越来越少。

  官员们的不读书、忙应酬,或许有重人情伦理的中国文化传统影响,也是整个社会大多数成年人都没有阅读习惯的现实风气所致。但扣除了个别官员对于“吃喝玩乐”确乎有着异乎寻常的兴奋之外,深层原因恐怕正在于,有不少人认为,那些喜欢并擅长迎来送往、场面应酬、“酒精考验”和“跑部前进”者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埋头苦干、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空间者;甚至,在许多部门行业,多了人文情怀和科学理念、不肯投入唱酬者,反而会有异类之嫌,成了官场进步的阻滞力量。

  不论是中国社会还是官员群体,不读书而陷于“忙盲茫”,已是多年痼疾。但眼下,中国改革在很多领域都已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各地的发展与各行业的转型都要面对更广阔复杂的新形势和尚不明晰的未来,为政一方者眼下亟需的,恰恰是从眼前的浮躁功利、纷繁琐碎的仪式应酬中间跳脱出来,将更多精力花在一个地区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上来。而要实现这样的时代使命,显然不能依仗那些被酒精过度浸泡或被声色犬马消蚀,失了健康敏感的大脑。惟有把读书当作工作学习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多做脑力体操,裨补原有的知识缺漏,才是最为重要的素质,可以让人看得更高,走得更远。

  开卷有益。如果更多官员不再热衷于混一张高学历文凭作为虚荣装饰,不满足于钻研“厚黑学”、宫斗权谋,而能真正读书思考,意义非小。在制度层面上管住公款吃喝、往来“应酬”恐怕正是第一步。风气流变,往往上行下效,渐渐教化成习,对一个社会的改变,也会由此见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官员如何才能“多读书少应酬”
捧了“脸谱”跌了眼镜
“减压从幼儿开始”反衬幼教认知短板
媒体观点
十支变两支
“白宫图书馆”因何引争议?
网络照进现实的明与暗
新民晚报评论A04官员如何才能“多读书少应酬” 2012-05-28 2 2012年05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