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大户和浦东农协会专家解密称,超市里出售的便宜西甜瓜中,一部分是冒牌货,另一部分虽然是在南汇地区种植,但由于各种原因品质一般,所以价格便宜。他们指出,超市层层收费让瓜农吃不消,不少合作社的好瓜情愿运往外地也不愿进本地超市,长此以往,市民恐将难以在家门口吃到高品质的南汇西甜瓜。
一分价钱一分货
记者两年前在书院镇瓜田采访时,合作社的8424西瓜收购价已达9元/千克。如今,收购价为每千克10至12元。合作社装盒出售,两只售价为八九十元,四只为150至180元。据浦东农协会副会长邵福明介绍,浦东品牌合作社的西甜瓜都是这个价位,虽然价格远高于超市里的售价,仍供不应求。
差别在哪里?首先是品种、产地不同。市面上有一种外地来的“金星西瓜”,外观与8424近似,吃口却有差别。另外,还有不少瓜虽产于南汇,但因为没有实行轮茬耕种、未使用有机肥等原因,达不到8424应有的高品质,只能以低价散装销售。
超市费多吃不消
那么,高品质的西甜瓜为何在超市难觅踪影,一些合作社宁愿贴上路费运往外地?层层盘剥的进场费是难倒合作社的主要门槛。
书院镇福禧合作社隔三差五就要把几十吨西甜瓜运往南京果品批发市场,再从那里销往全国各地。负责人陆生兵说,甜瓜批发价是每千克9元,进上海市场和南京市场的交易费率相差2%,正好把每千克2角的长途运费赚回来。而且,运到南京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款当场收回。与此相反,如果在本地超市卖场销售,却有种种不利因素。
一来,超市仅进场费就要收几万元,还有名目繁多随意增加的各种节庆费、条码费、促销费等。有时,超市甚至指定一个低于成本的促销价,供货商如不想走人,就只能赔本赚吆喝。有时,超市完不成总部下达的毛利率、营业额指标,也要求供货商埋单。长达45天至90天的结算周期也给资金运转带来压力。
由于超市卖场场地有限,每次订货量仅二三百千克,采摘计划也不好安排。而且,水果经不起存放,腐烂变质的亏损均要瓜农自行承担。去年夏季,一家合作社把西瓜送进超市,两个月亏了四五万元。此后,合作社把上门邀请的超市拒之门外,大部分异地销售。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