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发炎”是一个曾在5年前就上演过的闹剧,今日又出江湖,而且照样又上演了一番争论。“程序论”者质疑,如此假定有罪的“钓鱼采访”似乎有违新闻从业道德,更何况昔日数家医院和医疗专家曾证明“茶水充尿验出炎症属正常”,绿茶检出前列腺炎恐怕说明不了什么。“结果论”者则坚持,路径只是手段,关键是揭露的乱象是否属实,如果记者不这样“钓鱼”验证,男科医院的混乱局面,难道真就没人管了吗?
特别不希望这次的“绿茶前列腺炎”再次跌入各说各话、鸡同鸭讲的境地。对于传媒业者来说,媒体的伦理可以在专业的范畴讨论,不能因对其手段不以为然便对其揭露的问题也不以为然;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比“绿茶检出前列腺炎”更紧迫、更重要的问题是,“医疗机构秩序肿大”的疾病,到底由谁来“消炎”?
老百姓掏钱到大医院看病,一个基本潜台词是存在一种信赖。不可想象的是:堂堂公立医院里面的泌尿科,居然是由一个没有行医资格的人承包下来的;一个没学过任何医疗知识、只是从性病学书上看看图片的人,就可以混进男科医院和男科诊室,打着正规的旗号欺骗患者;黑诊所开进了大医院,这些唯钱是图的游医把患者“没病看成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只因为向管理者分了一杯羹,便可以被纵容……这样的医疗秩序混乱、“肿大”到了何种程度!
卫生管理部门首先要对医疗市场的秩序负责,然后才能谈得上公立医院与民营医疗资本的协调布局、健康发展。诡异的是,当我们试图对“绿茶前列腺炎”与“医疗机构秩序肿大”望闻问切、寻找病源的时候,隐约发现这些问题恰恰正是某些管理者站位不当种下的因,结出的果。要说起来,卫生部这些年来也牵头印发了不少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之类的文件,要求制止医疗寻租,不准“出租科室”、“外包科室”。问题是很多地方卫生部门和大医院总是关系暧昧,屁股坐不正,常常是以利益最大化为能事,于是,公开一套私下一套。
“茶水发炎”再度登场,让我们再度廓清了一个常识:规范、健康的医疗市场秩序,是医疗管理部门天然的、第一的要务,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医疗事业的壮大与发展,万万不可将自己当成医疗产业化的主角。任何本末倒置的思路与举动,都注定要为“绿茶检出前列腺炎”的闹剧留下滋长的空间,市场秩序“肿大”,哪里都可能“发炎”!
法制日报 (毕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