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给朋友看一段在演唱会现场拍摄的视频,展示时有些内怯,因为里面还收录了我和着歌手一起合唱的歌声,陶醉却不太好听。没想到,朋友不仅没有如我所愿,忽略这段噪音,而且还毫不留情地说:“你先生唱歌真难听。”
无言以对,看来我的歌声不仅不优美,连性别特征都很模糊,不由得在心里默默流下三行冷汗。
不能否认,声音的好听与否有时真的能左右一些东西。比如,旁人对你的第一印象,自己待人接物的信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在卡拉OK里有个团体活动,大家都引吭高歌,尽显歌王歌后风采,某人却因为担心暴露自己的嗓音缺陷,推辞一切邀请,坚决扮演壁花角色,不仅不能与集体增进感情,更会显得自己格格不入,多少给自己的职场形象减分。
我对自己的嗓音就很不满意,说话缺乏感染力,唱歌缺乏穿透力,甚至,一紧张,语速就会“爬上飞快的火车,骑上奔驰的骏马”,似乎情不自禁地想快点说完交差。也曾动过报个唱歌培训班的念头,最终都是因为犯懒而作罢。
每闻好声音,羡慕乃至仰慕之情便油然而生。有时,在电话中听到陌生的好声音,就会情不自禁在脑海中给主人勾勒出一幅俊俏的模样,虽然大部分的时候,事实都会证明这不靠谱。
那次,在电话里听到一个很好听的声音,觉得对方一定是个沉稳有书卷气的型男,见到本尊时则完全愣了,面前这位大腹便便的矮胖男令我失望。不过,后来交往却发现,此人着实是个好人,倒也不枉费这把好声音。
都说“相由心生”,不知“音”是否也由“心”生?接触过不少在生活中说话腔圆字正、浑厚温暖的人,的确都是不错的好人。所以,我揣摩着,尽管音质是天生的,但说话的腔调可能也与心灵、心境和心态有着密切关系。当然,“音”与“心”的关系还有待专家考证,但我会把对好声音的羡慕和仰慕进行到底。唉,谁让咱自己最缺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