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笔印人灯谜缘
江音更

    江音更

    在雅擅奏刀制章的印人中,与灯谜结缘者颇多,晚清的篆刻大家吴熙载便是其中之一。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飏,字让之,亦作攘之,别署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江苏扬州人,祖籍江苏江宁,自父起移居仪征,诸生。吴早年拜包世臣为师,书法精妙,尤擅治印,对邓石如“皖派”印艺甚为倾倒,能以碑刻摹印,尽传完白山人衣钵。他诗文书画印兼工,是位全才的金石大家。晚岁寄居扬生州石牌楼之观庵,署斋名为“晚学斋”,艺事之暇常与扬州谜家盘桓。同治三年仲冬,他馆于陈氏斋中,终日与老梅作伴,乘兴咏得一百首梅花诗谜,每一绝句明赋梅花,暗隐一物,犹如《红楼梦》中薛小妹(宝琴)所吟的十首《怀古诗》各隐一物一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妙不可言。据说,此百首诗谜有同治年间手抄石印本传世,但笔者仅见到1935年武汉发行的《文虎周刊》分期刊载过。试举一诗:年年花放落残红,艳裹浓妆蓦地空;一点芳心香已散,陇头有约信先通。诗隐谜底“爆竹”。这里的“点”巧行别解为动词“点燃”,“信”字机心暗指导火用的“引信”,这些“谜眼”都是极具慧思之处。

    在现代的篆刻家中,灯谜造诣最深者当属王能父(1915~1998)。这位印名为谜名所蔽的前辈,名溶,字月江,能父为其号,“能父”在此应读若“耐甫”(能,有坚韧耐劳之意;父,通“甫”,表示男性)。他祖籍泰州,是大儒王艮的后代,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故文学修养高,艺术悟性好,诗文、书法、篆刻无一不能。其印章法乳秦汉,古拙老辣,刚健遒劲,晚年受聘于无锡市园林局,为名园的修复、题刻、布置贡献颇多。其谜艺高超,如入化境,制谜主张“猜得出,有回味,留印象”,其真知灼见至今仍具启迪意义。其代表作如“他去也,怎把心儿放”打一“作”字、“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打一“省”字、“心儿牵,目儿注,两字相思织就”打一“果”字,皆为典模之作。其谜作集成《哭斯室谜剩》曾收入拙合编《当代名家谜选赏析》(中原农民版)。

    笔者的灯谜友人中,有两位师从名家的治印好手:一位是陈兆熊,曾师从方去疾、谢畊石、徐嘏龄等名家,艺宗“皖派”。制谜喜以成句谋面,故书卷气颇浓,如以“夕阳无限好”打昆剧新秀“沈昳丽”(注:沈,通“沉”;昳,作“太阳”解)。另一位是彭培炎,乃“浙派”大家江成之先生的高徒,印法端谨,周规折矩中透出儒雅。艺余雅好文虎之戏,谜作时载本报《今宵灯谜》。近示我作品有:“巨玺”,打历代年号二:“宝应、至大”;“百花凋零”,打越剧演员“谢群英”;“吾从众”打排球术语“自由人”;“自当戒备啤酒肚”(打中药二)“防己、大腹皮”等,堪称庄谐并出,雅俗共赏之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中国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家居装潢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半子有靠
一棵胡杨两样叶
今宵灯谜
烤鸭的“典故”
铁笔印人灯谜缘
站牌移来移去,谁该反思?
秋之息(摄影)
掏螃蟹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铁笔印人灯谜缘 2012-10-03 2 2012年10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