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说,中国是美国企业比以往更大和更重要的市场,中国的商业环境也要好于世界其他许多地区。然而,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因担忧美国经济复苏缓慢而发生变化。
文章提到,美国对中国不友好的情绪在两党普遍存在,奥巴马政府近期叫停了中国罗尔斯公司收购俄勒冈州的风电场,国会劝阻美国企业购买中国电信企业华为和中兴的产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也表示在当选后的第一天就将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当今的总统大选活动中有两件事司空见惯,一是互相攻击而非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二是敲打中国。
卡拉贝尔指出,尽管存在种种担忧和政客混淆视听的言论,美中经贸关系依然蓬勃发展。过去5年来,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从2007年的3210亿美元增至2012年预计的4800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增幅更大,从2007年的620亿美元增至今年预计的1200亿美元。
他进一步解释说,进口增加在美国被视为工作流失和中国影响力扩张的一个标志,但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很多商品其实是美国产品。比如,耐克鞋销售量2012财年达135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制造,生产成本仅约为18亿美元。简而言之,美国在从中国进口的过程中,获益更多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卡拉贝尔认为,中国在过去20年的美中贸易过程中扮演的是合作伙伴与市场的角色。如果美国依然是一个投资透明和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中国在贸易中积累的美元将回流美国,不仅是以美国国债的形式,还可能是直接投资。其实,美国很多州长和县长都厌恶华盛顿混淆视听的言论,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投资的价值和潜力,他们需要这些投资。如果今天严厉的措辞演变成了明天严厉的政策,两国关系将会严重受损,这些机会也会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