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莫言剧作集《我们的荆轲》面世,收录了《我们的荆轲》《霸王别姬》《锅炉工的妻子》三部剧作。《我们的荆轲》于2011年8月至9月在北京人艺剧场首演。据报道,当时在《我们的荆轲》建组会上,莫言透露,虽然自己第一次变成铅字的作品是小说,但其实他的处女作是1978年在山东当兵时创作的话剧《离婚》。“那是我在看了《于无声处》和曹禺的剧本后模仿痕迹很重的作品。后来投稿至多家出版社都遭到退稿,一气之下投至火炉中一焚了之。”莫言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的形式就是将书信和剧本糅合为一体。
《我们的荆轲》是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解读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该剧富有大段的内心独白,舞台设计上则采取写意写实相结合的方法。与以往的题材不同,荆轲在剧中将不再演绎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而是着重一举成名的心态。此外,《霸王别姬》主要是向读者展现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虞姬形象;而《锅炉工的妻子》则着眼现实题材,讲述了一个女知青在社会变迁中的多舛命运,这也是三个剧本中唯一尚未与读者见面的作品。在书中所附访谈中,莫言表示,“戏剧创作方面,我是一个学徒。但我有成为一个剧作家的野心。”
莫言此前来上海书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他正在写的是一部关于城市的话剧,题材是官场,“已经写出了大纲。这是我很多年前就想写的题材。”莫言曾经在《检察日报》工作10年,接触过一些贪污的案件,也见过一些贪官,这10年的生活积累他一直放着,“放得长一点,想得更深入一点。”莫言喜欢写话剧,他说,相比小说写作,话剧效果更强烈,有挑战性。 夏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