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的10月,多晴干燥,正午的阳光下,夏天似乎还在徘徊。从市区驾车往奉贤南桥跑,车内打着冷空调,进入浦星路后,两边绿化的感觉开始增浓,于是开窗迎来拂面微风,感觉一下适意起来。等候绿灯时,路边水果摊小贩迎上来说,蜜甜的葡萄弄两串如何?平时在车内是绝对不会与路边人搭讪的,也许是心情好,就接口说,现在的葡萄太甜,没有十几年前奉贤品种的滋味了,你这里有柚子卖吗?“奉贤不产柚子,洋盘!”小贩瞪眼说着,“葡萄甜还不好,你脑子进水了!”
绿灯亮了,我驾车离开。小贩嘲我是洋盘,也许他只自产自销吧。此时,柚子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农人们支着一把把太阳伞,装着成筐成筐的柚子摆在路边上,一边吆喝,一边帮人挑拣着。其实那是去年游广西桂林时,所到之处都能见到的一幕。也许浦星路绿化与那里很相似,买柚子的念头就跳了出来。
和大龙约好今天去养老院探望老李。老李当年也算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引导农民入镇入城干个体,支持有手艺的农民办厂当老板……如今老了,人们渐渐地淡忘了那段岁月,可大龙与我依然明白,那头桥的家具之乡、那江海的活动房基地,特别是家具之乡,当年占了全上海市供应量的六分之一。如果没有当年的开发,哪有现在的积累!可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辛勤付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次与老李接触,他是那样的健谈,对了,那天在一家小饭店用午餐,饭后送上一盘柚子,那时“物流”不发达,我还以为是孩提时曾吃过的“文旦”,老李纠正说,是柚子不是文旦……那时候饭馆餐后送水果还不普及,据说,那小店是听从老李的金点子后实施的。本以为老李认识那小老板,午餐不用掏钱,然而,我瞥见老李自掏了腰包。要知道,那年头机关还不作兴“工作午餐”,于是柚子与老李深深地印进脑海。
吃柚子好处多,老李当年之言印象深刻,于是买柚子送老李占据了脑海。浦星路沿途树绿林长景观的反射,感觉似又身在桂林之地那“树树笼烟疑带水,山山照日似悬金”之间,路边的槐树、杉树、柏树如同桂林那边的柚子树,挂着沉甸甸的果实,一路相随了。是的,桂林之行不仅领略了甲天下的美景,也加深了柚子果实优劣及功能的了解。柚子个头大的,并不一定最可口,或者最适合你。柚子要挑上尖下宽,表皮薄而光润,色泽呈淡绿或淡黄;熟透的柚子,用拇指一按下陷有弹性的,那味道就芳香浓郁。我似乎尝到了饱含芬芳和甜蜜,人见人爱的柚子,今天送柚子给老李,也最能表达我的心意。
八十有六的老李,可能掰不动柚子了,对,网上曾看到的一则信息,说用柚子加工成饮品,很受老人们的青睐,不仅味道浓淡可随心所欲,而且还有护肤长寿功效。于是,我来到超市,买了1只柚子5瓶柚子茶。我能想象,老李与养老院的老哥老姐们,把碗里的柚子冲上水,那黄灿灿的色彩养眼,用鼻子闻闻又芳香浓郁。是的,从柚子肉中溢出那种特有的滋味,玉石般温凉的柚香,经微风一吹满室袅袅,流汁沁人心脾又绵长人生。
佳果佳“柚”谐音“佑”,柚子即佑子,但愿老李养老院的栖身地清香、淡雅、幽美而永远温柔。我相信,老李能明白我这一番别样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