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现在中国股市处于有史以来基本面最宽松的阶段,可以说,中国股市发展20多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宽松过。首先,管理层积极做多,并且自上而下推动股市发展,千方百计引入资金。看看现在市场的关键词:创新、松绑、放松管制……这一系列的关键词背后都是一项项实质性的措施等待一一落实,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一系列鼓励做多的措施都是自上而下实施的,做多的原始推动力来自于管理层,这在中国股市发展的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
其次,对所有的机构都放宽入市的标准。这个松绑是全方位的,对QFII松绑,降低入市门槛,吸引更多的QFII入市;对基金松绑,给基金更大的灵活性,使基金们成为市场的主力军;对券商的松绑是最彻底也是力度最大的,近期管理层公布并立马实施了券商资产管理的新规则,将原来的审批制改成核准制,拓展券商集合理财的投资范围,又公布了券商自营的新规则,这样的扶持力度在中国股市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也许一两个规则的出台还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结果,但这样的松绑将会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再次,关紧了股票供应的龙头。目前IPO处于事实上停滞的状态,尽管没有宣布暂停IPO,但一级市场已经歇息,现在没有拟上市公司的预披露信息,也没有发审会召开的信息披露,发行歇搁,自浙江世宝上市后后续无新股上市,这就给股市二级市场提供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市场供求关系的这种变化,给二级市场也留出了空间。
另外,我们也看到了IPO面临着重大变化,国庆前后仅有的两次发审会4家公司审核只通过1家,通过率只有25%,而在这段时间中发行的洛阳钼业和浙江世宝,募集资金只有计划的零头,“三高”发行变成了“三低”发行,市场实现了证监会主席在今年5月定下的一个基本方针:把投资者当傻瓜来圈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可以预料,接下来重启的IPO将继续实现这个目标而发生质的变化。
当下的市场环境又到了这几年最好的也是最宽松的阶段,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中,我们还是要树立信心,不要在市场的最后关头将筹码割在了底部,虽然底在何处、何时走出底部还需要经受市场的检验,但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市场意味着蕴含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