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包括股市在内的一切投机市场永远都是处于波动性的状态,每个历史低点都有下跌的理由,每个历史低点都有一大批人喊空。道理很简单,没有那么多下跌的理由,没有那么多人看空,股市怎么会出现许多人没有想到的低点呢?尽管每次下跌都有各种林林总总完全不同的理由,每次下跌都有各种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状态,甚而每次下跌都有不同的人在拼命喊空。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每个历史低点都有完全相同的市场表现,都有完全相同的市场下跌超卖状态。如果我们能不用普通人的常规眼光去审视市场,可能会出现投资满意的可喜效果。于是有人不从基本面出发去寻底,因为股市走势永远领先于基本面的。既然用基本面解释总是滞后于行情走势,还不如另辟蹊径用大多数人不知晓的概念指标来研判和预测股市行情,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下面是一个炒股高手抄底用的量化指标,据说,该高手用此指标屡次抄到大底,至今获利丰厚。
大家知道,市场如果经过长期下跌,跌幅较大的超卖情况下肯定会引发一波大的上涨行情,但问题是这种超卖如何量化和运用。在这里我们首先引进一个新的概念:“下跌超卖量化指标”,所谓“下跌超卖量化指标”=下跌幅度百分比×下跌月数。
那么,上证指数1993年2月摸高1558点后一路下跌,在1994年7月见底325点,跌幅高达79%,用了17个月,下跌超卖量化指标=0.79×17=13.4。随后,指数大涨到2245点,涨幅达5.9倍。
上证指数2001年6月涨到2245点后也是单边下跌,在2005年6月见底998点,跌幅为55.5%,用了48个月,下跌超卖量化指标为26.7。接着指数暴涨到6124点,涨幅为5.1倍。
上证指数2007年10月创历史新高6124点后暴跌,在2008年10月见底1664点,跌幅达72.8%,用了12个月,下跌超卖量化指标8.7。尽管跌幅很深,后来,指数上涨到3478点,涨幅仅1.1倍。
这次上证指数于2009年8月摸高3478点后也是不断下跌,到目前跌幅42.5%,已经花时38个月了,下跌超卖量化指标16.2。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基本规律,1.下跌幅度越大,下跌的周期就短;反之,下跌幅度小,相对下跌周期就长。2.下跌幅度越深,下跌周期越长,下跌超卖量化指标在13以上,随后涨幅相对就大。(待续) 陈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