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G20峰会在经济危机后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机制,其作用不断增强。不过这种增强不是线性上升,因为G20没有强制执行机制,也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国际组织。
但如果把G20在美国金融危机后就各国刺激经济避免世界经济陷入长期萧条达成共识,对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世界银行和IMF形成决议,并继续讨论世界经济复苏、政策协调、反对保护主义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作为称为“护航全球经济短期走势的保姆”不正确不全面。因为有些共识虽缺乏具体落实措施,但不能低估其对稳定世界经济形势、营造良好氛围所起的作用。
张海冰:G20峰会应全球金融危机而生,是现实需要的产物。危机爆发以来,G20扮演“救火队”式紧急应对性角色是形势所迫。随着危机演化,G20后续峰会主题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趋势。一是各国受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在具体经济政策协调上出现分歧。二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存在,G20不得不应对眼前的经济热点。因此,G20给社会公众造成的印象是“护航全球经济短期走势的保姆角色”。但不可否认,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它正处于从短期应对机制向长期规划机制的功能转折。
G20今后不仅会在议题上拓展,而且在运行机制上也会完善。就议题而言,不仅仅局限于危机应对,一些关系到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议题逐步纳入议程。就运行机制而言,目前已形成“三驾马车”机制,确保议题的连续。为了增强合法性,G20通过增强与其他国际组织、地区性组织的合作、通过广泛听取市民社会的意见和智库的合作,增强G20的广泛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