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要准备在这里打持久战
俞部长参加革命以来,打过各种各样的敌人:打过军阀,打过日本鬼子,打过蒋介石,那时条件十分艰苦:前方是小米加步枪,后方是独轮小车和驴马驮运作运输工具。但由于在国内打仗,土地辽阔,活动地方大,特别是充分依靠了人民群众,因此给养补充,除了个别地区、个别时候外,总的来说是源源不绝,比较充足。在淮海战役时,我们虽然用落后的运输工具独轮小车、马车运输军火给养,但往往比敌人蒋介石军队用机械化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乃至飞机的运输效率还要高。我们前方得到的给养比较充足,我们前方将士们吃的就比敌人的好。由于后勤运输工作做得好,给养补充及时,因此也鼓舞了前方指战员的斗志,保证了前方按预定的战争部署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陈毅元帅曾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现在我们部队比以前强大多了,运输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在朝鲜战场上,随着战线的深入和战场的扩大,汽车运输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我们面对的敌人也大大不同于往昔了。我们的敌人,是号称当今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他们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充足的军事装备,最厉害、最残酷的战争手段。因此我们后勤运输战线面临的困难,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但是,只要我们充分依靠人民群众,那么敌人设置的任何障碍都可以克服的,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的。对这一点,俞部长是深信不疑的,并且有绝对的信心。
作为一个指挥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存在依赖性,把问题和困难摊到下面去解决。指挥员必须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一些问题应该在群众路线基础上,率领广大指战员前进。这才是一个好指挥员。俞部长为了部署、组织运输工作,粉碎敌人的封锁和绞杀,他又有两夜未合眼了,两眼绽满红丝,又困又乏,只要一闭上眼养养神,就会沉沉地睡去。但他不敢闭眼,他怕一睡熟,不容易醒过来,许许多多的工作就要被积压下来。他宁愿自己劳累一些,也决不让问题堆积过夜。他工作一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具有浓厚的军人作风。他对上级交予的任务,不论困难怎样大,时间多么紧,从不说声“不”字,总是愉快地接受,然后全力以赴,发动群众去完成。
“俞部长,我们已经解放了近半个朝鲜,再打几个大胜仗,把美国鬼子赶出南朝鲜,我们可以回国了吧?”崔司机这样询问过俞部长。“不行!打仗不是吃豆腐,何况美国侵略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照这样速度,我看再有半年准行!”黄钢也满有信心地说。“不行!我们要准备在这里打持久战!”俞列平加重语气说。
“持久战?”司机们一时未理解过来。“对!持久战,我们准备在朝鲜战场上打它两年三年,甚至五年、十年。”
“为什么?”“因为敌人想打速决战,运用他们优势装备,企图打赢这场战争。我们则反其道而行之,打持久战,跟他们磨,跟他们拖,磨垮他们,拖垮他们。同志们,要打好持久战,我们搞后勤的责任就有一半。我们要像前方战士一样,用劣势装备去战胜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们要同美国空军斗,同美国空军磨。我们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创造一个先例:我们就是用汽车甚至更原始的运输工具,斗垮敌人的空中优势!”
“俞部长说得对!”李志强拍拍胸脯,“我坚决拥护持久战!我保证:前方打到哪一年,我就运给养到哪一年,一定及时运到,不拖后腿!”同志们也纷纷表态。
对于俞列平这样既雷厉风行,又深入细致;既虚心好学,又体察下情,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不但军首长多次在师团干部会上表扬过他,而且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洪学智也多次要他介绍经验。有一次开兵团、军后勤部部长会议,洪学智对俞列平说:“列平,你的好思想,好作风,得向大家介绍介绍啊!”
“首长,没有什么好介绍的。”俞列平谦虚地说。
在洪司令员做了思想工作后,他终于在会议上发言了。但他不是讲自己如何如何,而是大讲特讲某某兄弟军的后勤部的工作如何出色,值得自己学习;某师的后勤部运输工作搞得很好,自己应去取经;轮到他自己时,却没有多少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