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奉春教授在风湿病医学科普公益项目启动会上指出,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患者都有关节软组织疼痛、部分患者发烧以及其他器官发生损伤,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到风湿免疫性疾病专科门诊作相关检查。
风湿性疾病是一个统称,其中包含近200种疾病。针对早期类风关,国际上就有很多规定,总的来说,如果疼痛发生在三个月以内,都算非常早期的。诊断明确后,患者就应在风湿免疫科坚持正规的治疗。
生物制剂的出现是风湿性疾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大量临床应用数据显示其疗效强于传统DMAR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毒副作用小。生物制剂是针对特定致病性靶分子的拮抗物,通过分子的靶向性来阻断疾病因子的发生和发展,与传统小分子化合物相比其靶向性高,治疗有明确目标,使治疗效果得到了提高。
为了实现疾病的长期控制,张奉春教授建议患者须做到“早、专、长”——
早:诊病力求早。在发病12周内,早期类风关主要病变是关节滑膜炎症,强直性脊柱炎以脊柱关节的炎性疼痛为主,也可能累及周围关节,此时的治疗效果较理想。
专:治病找专科。类风关是常见病,强直性脊柱炎近来的发病率亦不低,但两者均为免疫性的疑难疾病,就医最好前往正规的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找有经验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治疗。
长:求稳须长期。类风关和强直性脊柱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不能完全被治愈,只能控制。擅自停药、换药、漏药会造成疾病的反复,治疗效果功亏一篑,前期治疗费用的浪费,强调坚持长期规范用药。一般情况下,生物制剂的治疗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几天到一两周,目标是改善病情,肿胀减轻或消失。第二个阶段是三个月到六个月,目标是巩固疗效,病情稳定不反复。再往后是维持期用药,目标是病情得到缓解,甚至可以停药。 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