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岁时记”文题仿《荆楚岁时记》,内容只是一些忆述福州民间节庆习俗的小散文。福州地区民间节庆活动,往往展现着丰富的乡俗文化。我的这些文字,既不是述史,也不是考证,只是儿时片段印象的回溯,不全面也不求准确。其中也许贯穿着一个人物,那就是我的母亲。我的节庆印象与母亲的操劳有关,母亲是所有节庆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执行者。逢年过节,只有母亲是最忙。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一生的智慧和才华,除了应对和化解诸多生计的危机之外,更集中地体现在一年从春到冬的节庆活动之中。每当此时,母亲的毅力、魄力和创造性是那样的光艳照人!母亲出身于福州郊区农家,未上学,不识字,缠脚。她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户口本上的署名始终是“谢李氏”。但是她却把自己的五子一女送去上学,我们是诗书知礼人家。
闽都的节庆活动是最隆重的文化传承的仪式,它世代相传,不靠文字和言辞,单靠像我母亲这样普通人家的、甚至不识字的家庭主妇的身体力行。她们无言,却总是怀着对于文化和文明的敬畏之心,严格遵循祖先留下的规矩不走样地、默默地,就把完整而丰富的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所以我说:母亲伟大。
战乱、社会动荡、以及愈演愈烈的“革命”,把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留存荡涤殆尽。自从母亲那一代人过去之后,关于传统节庆的实际操作(包括仪式)陷于停顿,甚而断流。我们这一代人尚有依稀的记忆,而我们之后呢,却是没有记忆的一代人。思及此,不禁黯然。
闽都岁时记是我拟写的系列散文。从除夕写起,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想到就写,都是记忆的碎片。在现时,即使碎片,也是瓦砾堆中的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