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复活赛,小尚登台,唱哥哥张国荣的名曲《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落落大方,磅礴大气。虽然最终没能复活,但在“歌手”的舞台上,写下的不是句点,而是一个惊叹号。
由衷觉得,现在是小尚出道以来,最好的时候。大家看到她,会想到她在近期大热的电视节目中不错的表现。想到两个字——歌手。她凭歌声出征,而不是别的什么——哪怕没有2006年那么红。
第一次见到小尚就是2006 超女比赛刚结束时,身为上海人的她衣锦还乡。那时有多红?拆堆积如山的礼物,会拆出一颗钻戒来。当年的追慕者,确有那么多,那样疯狂。
只是当时做艺人还是土法炼钢。记得有天赶早采访她,她说早起消水肿的办法是助手教她“接盆冷水将脸整个泡进去”,真雷人。还亲历那年超女香港演唱会。芝麻和玉米将伊馆当成争斗人气的战场。香港人说张国荣陈百强之争后多年没见这样的场面。风风火火那一年,我却觉得当时的小尚不是最佳状态。虽然红,但懵懂。果然很快经历合约纠纷。她是冠军,自然没那么好走。中间一段时间负责她对外事务的是位造型师。大概她是不知该信任谁好吧。后来兜转签进华谊。初签约时又见她。还是很朴素的样子。在某学校礼堂的后台,我进门问:尚雯婕在哪呢?一个穿着半新不旧酒红色羽绒服的女孩抬起了头。如果身边再加个热水瓶就和学校里提水壶打水的女大学生没任何两样了。那之后她很快开始轰轰烈烈地变身行动。从朴素变得浓墨重彩。说实话,变身伊始我是非常不接受的。知性全无,浓艳上身,判若两人。我的第一反应是:她被公司强制包装了!当时还没微博,我写了篇博客亮明观点。发表后被她团队看到。我接到了他们的抗议电话。但让我很吃惊的是,他们先抗议了我的博客内容,接着又邀我来主持一场小尚的记者会。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得内心多强大才能干出这样硬啃骨头的事。记者会上她发布的是一本法语翻译的小说。阅之,不是玩票,业务相当好。
——你是不是低估了这个女孩?我问自己。
此后的她,路线上,非但没收敛,反而更疯狂。变成了中国雷界第一人。很多人提起她,要么不解,要么笑话,还有讽刺。我与她亦不断有接触。又发现,奇装异服下,其实她仍保有非常朴实的一面。比如有次居然看到她在用一支市价不会超过300块的手机。当时我就震惊了。因为一会儿上台她又要妖魔鬼怪地登场。后来得知,那手机是她用来收淘宝快递的。更震惊了。
——这个人我不太搞得懂。我对小尚的态度也在欣赏与怀疑之间游荡。有时我觉得接受她了,有时又觉得她费解。 她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埋着头。埋头躲避外界直视,埋头兀自前行。
然后就有了《我是歌手》。虽然几局后淘汰了,很多人却是自2006年后首次又听到了小尚唱歌,而不是只看到焦点图上的怪造型。歌手最珍贵的还是歌声啊!曾经小尚也是因为歌声完成了从白领到艺人的变身。如今为围观者卸去有色眼镜,回归歌手本质,还是凭借歌声。
欣赏小尚,不是因为她是什么完美无瑕的偶像。她的身上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怪与不协调。以正常眼光看是不美的,但像茶之苦,酒之烈,不妨品味——或许可以开启一条颠覆性的味觉之路。
还有肉眼可见的,她的成长。她从娱乐圈造星运动中而来,但不是娱乐圈造神运动的产物。她带着草根背景和平民气质,一步步做到更好的样子,这一秒五角场少女,下一秒舞台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