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上总要吃几回苋菜。
炒时放点蒜片加少许水,烧好盛起来,碗底上红红的卤,绯红翠艳,很招人,倒点拌饭,起人食欲。
端午节一定要吃苋菜,端午四红:虾、苋菜、咸鸭蛋,另一样可以用红椒、西红杮或其他红色菜凑。
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写到的马齿苋,跟苋菜都有同样一个“苋”字,不知为何物,是不是另一种苋菜?
“苋分人苋、马苋,人苋即今苋菜,马苋即马齿苋。”
他的家乡在高邮,马齿苋只生长在高邮,我们的地上不长?应该不对,一定是一种植物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字。从图片中知道,马齿苋就是我们讲的蚂蚁菜。蚂蚁菜比苋菜生得晚,现在农历三月初,苋菜已经端上桌子好几回了,而蚂蚁菜还在地里刚发青,是个嫩芽,没到时间去采,会伤生。小小圆圆胖胖的绿叶肥硕硕的,红红的梗,矮壮地在地上长着,不招虫,不生病。
蚂蚁菜不像苋菜,不要整地,拢畦,施肥,浇水,除草,它就生长在棉田的垄间,菜畦边上,乌嘟嘟的一簇小面盆一般大。如果遇到新翻土的河渠或埂堤,就更多,不走多远,就采一大麻袋。前几年我家面前有个新挑出的鱼塘,每晚从塘埂上散步回来,我们都带满满一口袋,除了自己吃,还送给左右邻居不少。
采回的蚂蚁菜要用青灰揉黑,才能晒死晒干。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后羿一连射杀九个太阳,剩下最后一个太阳,给他追得没办法,四处逃,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最后不得不躲到最不起眼的蚂蚁菜根底下,后羿走了,太阳爬出来,许诺,以后再毒的日头都不会晒死它。用青灰把蚂蚁菜揉黑,太阳认不出它来,就能把它晒死晒干。农村人把它从地上锄起来,还得钩一锄土把它遮上,好让太阳晒死。
蚂蚁菜干子可以做红烧肉、红烧鸡,不需加任何作料,比干笋红烧的味正,没有土腥味,透出滴滴的鲜。超市有时有现成的蚂蚁菜干子卖,是人工种植,又是机器烘干的,总没有自己做出来的有情趣。
苋菜人们一直离不开,蚂蚁菜不一样,逢到自然灾害时生活很艰辛,不得不吃它活命,以后再没人吃它,还厌它,生命力太强,拔庄稼费力,还不易锄去。
后羿传说为假,人的口味变化是真,现在人们爱吃它是生活条件太好,荤菜吃腻味了,想换换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