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法治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购100万条个人信息仅400元
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宋宁华
  本报讯  (记者  宋宁华)仅花400元,就在互联网上购得“1号店”网站的100余万条个人信息。昨天,市一中院开庭审理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大学文化的“80后”徐某因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到市一中院。

  今年23岁的徐某是杭州某网络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根据检察机关指控,2012年6月期间,他在互联网上从张某(另案处理)处,以人民币400元的价格,购得“1号店”网站100余万条订单数据的公民个人信息,去除重复处理后共有28万余条。2012年,警方发现了“1号店”客户信息泄露的情况后,迅速展开调查,当警方到徐某公司调查时,他主动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一审法院以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他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1万元。

  昨天在法庭上,双方均没有提交新的证据,对现有的证据也没有异议。

  徐某表示,在公安到公司调查后,他主动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而且自己在购买了上述信息后,并没有用于出售获利,也没有造成社会危害,并主动删除上述信息。他还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道,“在网上,100万条信息只是1个压缩包,和1条信息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我自己也经常受到保险公司等骚扰,个人信息也被泄露,可是这些人也未必受到法律惩处。”为此,他认为一审法院对自己的判决过重,认为不应该判处自己实刑,最多只能处以罚金。

  检察官认为,根据刑法修正案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或者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徐某购买他人信息数量巨大,属情节严重,而且这种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容易造成诈骗等刑事案件,理应受到法律惩处。但考虑到他有自首情节,酌情从轻处罚。因此认为原审判决程序合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

  法院宣布将择日宣判此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网购100万条个人信息仅400元
一男子酒后驾车回家 好友劝阻不成遭误伤
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症状
广告
新民晚报法治新闻A11网购100万条个人信息仅400元 2013-05-14 2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