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挨批不必喊冤 抗战不是游戏
俞亮鑫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前一阵,抗战剧《抗日奇侠》等一批娱乐化的抗战剧被舆论批评为“以娱乐埋葬历史”。近日,担任其艺术指导的颢然导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竟为此剧喊冤:“我拍的是主旋律,批评言论无根据。”

  人们对《抗日奇侠》之所以有意见,是因为此剧融入了许多娱乐化的武侠元素,抗日志士们与日军奋力拼搏,时而大鹏展翅直上青天,时而腾云驾雾力擒对手,时而拳打脚踢令敌人灰飞烟灭,剧中出现的“手撕鬼子”等违反常理的情节,更成了它的经典标志。此剧播出后,因其雷人的抗日桥段颇受争议,更被网友誉为“抗日神剧”。

  颢然在回应时称,“手撕鬼子”的镜头在国内版中其实没有播出,而是出现在了卖给美国的国际版中。他愤然地说:“我不可能去恶搞历史、架空历史,胡搞乱搞。至于抗日形式上的内容,我觉得是可以探讨的,飞檐走壁的情节,不就是电视评书吗?很多人都是抓的形式上的娱乐化,但是内核上《抗日奇侠》是很正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上比较夸张。”

  值得指出的是,八年抗战不同于以往的历史,它在民族记忆中是一段悲壮和惨痛的历史,至今难以忘却,考虑到这一沉重的民族感情,这段历史其实不该娱乐化,这种过分夸张的娱乐态度显然超越了当今社会所能接受的心理底线。难怪有网友拍砖:“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电视作品不应该拿着耻辱娱乐大众。”

  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教授曾批评有些抗战剧,“把历史搞成了神话,这岂非贻笑大方,八年抗战不是八年游戏。”此言真是一语中的。俞亮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维塔斯驾车撞人 网络上版本众多
动画本身无过错 只看不教才危险
主任莫言连出妙语
交响爵士频掀高潮
奉贤海湾森林公园湖畔音乐会明播出
挨批不必喊冤 抗战不是游戏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8挨批不必喊冤 抗战不是游戏 2013-05-14 2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