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乡野行迹
~~~——乡野行迹
~~~——乡野行迹
~~~——乡野行迹
~~~——乡野行迹
~~~——乡野行迹
~~~——乡野行迹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柴扎肉
——乡野行迹
彭瑞高
  彭瑞高    

  这里种稻的,稻草不叫“稻草”,而叫“稻柴”。“柴”字响亮。“稻柴扎肉”四个字,都读入声,声声扎劲、字字铿锵;若改成“稻草扎肉”,劲道就欠缺了许多。

  稻柴扎肉是大锅烧的好,尤以冬天开河时,工地食堂烧的最香。近午时分,汗已经出枯;进村一闻肉香,肠鸣就更加忙起来。午饭有稻柴扎肉,出工时就晓得的,存着这念想在河沿奔上奔下,一上午脚头都是轻快的。难得吃肉,何况还是稻柴扎肉呢!

  师傅烧扎肉很用心,桂皮茴香、黄酒葱姜自不必说,连稻柴都要选过。稻柴地铺上有的是,他却不用。他要去打谷场,往柴垛里抽新鲜的稻柴。他还要剥去稻柴外壳,留下青韧的草茎。这样扎起的肉,烧出来才有清香。

  肉的分量都很准足。有这么长的稻柴,多碎的肉都扎得起来。不要嫌你那一扎里,有一小块三角形的肉皮,或一丁拇指大的肉膘,那正是分准量足的意思。这一餐开饭后,偌大的场地上都没人说话,人人都在心里品咂那一口肥膘的爽滑,精肉的酥香。吃完后抬起头来,人人都是双唇油亮、两颊泛光!

  稻柴有功。因为肉汁好,稻柴没人会丢。解开柴结后,第一手就是吸那草芯里的肉汁;也不怕当成甘蔗,嚼得丝丝有声。那肉汁,红亮肥厚,异香四溢,在阳光下尤其好看。用它淘饭,粒粒大米都是亮晶晶的。有精打细算的伙计,中午就用这肉汁过饭,却把扎肉藏起,晚上取出一瓶“手榴弹”来,坐在地铺上,咪一口酒,尝一口肉,一直吃到两眼昏花才倒头睡下。这种用酒肉滋饱的汉子,第二天上河滩,脚劲必是最好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中医传承与“三驾马车”
京城三末帝
稻柴扎肉
西班牙阳光下
九十述怀
磨谷情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稻柴扎肉 2013-05-14 2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