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28岁为一线城市剩女的分水岭,S小姐早已过线许多年。近来有人为她介绍对象,硬件犹如电脑过滤出来的,匹配度极高。
交往两个月后她向我吐槽。是个有点难堪的问题:她厌恶他的气味。甫一靠近,全然毁了一米阳光的好感,把人弹开三米远。
不是不清洁,而是从每个毛孔散发出的根深蒂固的味道……她请我为她开药,去,留,还是干耗着。
平时还能虚以委蛇的我,这次意见很坚决:一个让你生理排斥的异性一定不会是你的归宿。
中世纪行吟诗人说:“爱的闪电不但流向天国,也可以在两人体味之间流动。”也许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就是一种熟悉而销魂的味道。当你闻到这种味道,你会知道:就是他了。
了解对方底细需要时间,可第一印象在瞬间形成。不靠语言,而是彼此接近时气场气味已在暗地里交换了名片。某友人在忍受了妻子10年让他不适的味道后选择了分手。事后喟叹:谈不上有大问题,可总觉得憋屈胸闷;《红玫瑰与白玫瑰》里,娇蕊守在振保的大衣旁,点燃他抽剩的半根烟头,烟雾缭绕,就像被他环抱,一脸沉醉。不知爱到何种程度才会如此任性疯狂,只因他身上有她痴迷的味道——这是相互的,正如初见时他在盥洗室捡起她坚硬烫焦的头发时,莫名而强烈的涌动。
体味是个满复杂又不太好启齿的问题,主要缘于自身分泌的外激素,借空气传播。气味相投往往催生热恋,当热恋消退就会形成某种类似催眠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一种更容易上瘾的依恋。我始终觉得,构成婚姻基础的不是那些什么什么,而是这种依恋,是一对既符合理性又吻合自己生物机制、在相遇之初就会有非分闪念的人。
每个人独有的荷尔蒙信息素,如同指纹一般无一雷同无法复制,这些自然而神秘的物质决定了两人会否卡位,产生身心随苯基乙胺的裂变而颤抖、如山火爆发的“热病”。据说苯基乙胺能加快信息在神经细胞间的流动速度,驱使大脑进入亢奋状态,这就是情侣们为何会在最初精力充沛、爱如潮水的原因。
女人真真是感官动物,能嗅到3米外的轻细汗味,在某些周期嗅觉尤为灵敏。她们身上固有的气味比男人浓烈,其强度还会随月亮潮汐的变化而改变。她们喜欢被恋人拥抱常被认为是寻找安全感,其实感受他身上特有的味道才是主要目的。那气息能让人轻易将属于大脑认知层面的东西放空,却将沉睡的感官愉悦地唤醒。这造不了假。因为如若气息不投,距离稍近就会如坐针毡浑身不安。那并非缘于韭菜大蒜榴莲纳豆,那根本是无缘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