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信诈骗
近日,上海警方连续接到报案,有人利用伪造网上“通缉令”实施电信诈骗。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全市已接报此类案件十余起。
案件侦查过程中,警方发现诈骗团伙及网站服务器均在境外某国,短期内查处与封闭难度较大,且在办案过程中意外截获一份由该犯罪团伙掌握的标注百余名上海户籍居民身份信息的名单。鉴于此类诈骗手法可能在本市进一步蔓延,这张名单上的市民均为潜在受害人。
为避免人民群众财产受到进一步损失,市公安局迅速将名单分发至全市各公安分(县)局,要求社区民警连夜行动,以上门走访的形式提醒防骗,争取个个见面,人人知晓。不在家中的群众,也要通过电话告知提醒。
连夜登门告知
今年70多岁的谢阿婆曾因电信诈骗被骗大量积蓄,受到巨大精神打击的她离开了居住多年的金山区,来到长宁某公寓居住。这让金山公安分局象州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金悦余犯了难,登门拜访无人在家,固定电话又无人接听,几经曲折才知道谢阿婆现在的住址。小金连夜驱车前往,上门提醒阿婆注意安全,有情况随时打电话。看到汗流浃背的金警官深夜赶来,谢阿婆感到无比温暖。
家住闸北区汾西路的李先生也在前晚8时许见到了彭浦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万建荣。万建荣向他详细讲解了这种新型诈骗手法的特点。李先生称,平时一直关注电信诈骗防范宣传,但民警放弃休息连夜上门提醒,还是让他感动万分。
截至记者发稿,全市17个公安分(县)局的100余名社区民警,上门与近百名当事人见了面,另有部分群众因在外地或郊县无法碰面,但也已电话联系。
目前,警方仍在对案件作进一步侦查。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通讯员 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