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得懂才好
艾考
  ◆ 艾考

  前不久,徐家汇港汇广场一楼展示了几件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的作品,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觉得在商场里看到它们十分有意思。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其中部分作品之前在上师大校园内的树林里展示时,却并没有如此受欢迎,甚至有人觉得放在树林里怪吓人的。可见,不同语境对雕塑本身的意义诠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城市雕塑放在马路边也好,商场里也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关注艺术,得到启发与思考,就像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广场上著名的“大椅子”,当它被安置在联合国成立的地方,也是如今世界卫生组织等驻扎的场所,它所能产生的涵义自然也就更明确、更有深度。它缺条腿的形象产生的残缺美更能让人心生亲近之意,带着好奇走近它,观察它,于是便能悟出这件作品对战争的无声抗议以及对世界和平的强烈呼唤。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我们的城市里雕塑不少,看不懂的居多。有时候在一幢楼前,一块变了形的钢块儿摆在那里,也没有任何说明,抽象得让百姓难以理解,有些脱离大众。这样的作品也许摆放在艺术馆或是双年展上会大受好评,但在街头巷尾却不吃香,因为普通人看不懂,也就缺少了亲民性。

  不少设计师是为了雕塑而雕塑,为了创意而创意,这就像一篇文章光有华丽的辞藻而没有实质的思想一样,乍看很有冲击力,但留在脑海里的不过是一些视觉刺激,城市的文脉、城市的内涵一点也没能体现。有时候,不是非得大张旗鼓地空出场地弄些不相干的雕塑作品来,将这些心思花在改造街头不可或缺的公共设施又如何?比如供路人歇息的椅子或遮阳篷,经过一些创意改造,也是一种城市雕塑品。好的创意更需要融入到市民生活中,才能入得了市民的眼,才能激活市民对城市、对生活的思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法制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城市雕塑 建议趣味亲民
看得懂才好
新民晚报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B02看得懂才好 2013-08-31 2 2013年08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