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旧的东西未必是被淘汰的,比如历史遗迹、陈年佳酿,用镜头去发现那些不起眼的“破烂”,为它们说说话,形成反差、形成对比、形成特殊影像,也是摄影爱好者对生活细节处的一丝关怀和几分思考。
美学中有个著名的概念叫做“缺陷美”,生活中我们能找到很多“缺陷美”,就看有没有心思去发现。走在上海街头,你总能看到被拆除的老房子和正在造起的高楼大厦,当大多数人都期待着即将完工的大楼崭新的面貌时,一些摄影者却在关切地寻找着即将逝去的残缺美。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了解以前建造楼房的方法,过去的墙壁往往中间是由泥木条构成,眼前的画面正是涂层剥落后重见天日的泥木条,它们紧密而整齐地排列着,而斑驳的石灰墙呈现出自然的不规则线条,让整面墙如同经过艺术家改造般,充满现代感。
城市更新之快,在旧的东西还没被时光淘汰之时,新的东西已然悄然而生。于是,我们在很多地方看到古与今的交融,新与旧的碰撞,在镜头下,这种新与旧之间的结合与反差被无限放大,运用艺术化的手段,让人能更清楚地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新的启示。
上海曾经的工业辉煌留下了不少旧工厂,当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入驻其中,创意集结区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新形态的艺术工作模式却离不开廉价又拥有巨大空间的旧房子,当我们在照片中看到厂房被安上了时尚的落地玻璃,而一旁未被拆除的老墙体却像个英雄似的傲然挺立,似乎宣示着它不但见证过工业发展中老厂房的贡献,更要坚守在这里,看看艺术又能为这里带来怎样新的变化。
新与旧在不断结合,既有新旧材料的结合、不同部件的结合,更有宏观上历史遗留本身与新建筑群之间的结合,这中间产生的对比、错位和交叉,都会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溅撒在每一个看图的人。在创造新事物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忘记从旧的事物中提取出那些优良的、值得延续的部分,并让它们不断地在新事物中生存下去,就像小时候外婆讲的睡前故事,长大以后虽然记不清故事的内容,却已经将故事中提倡的精神深深记在了脑海中。这也是人类发展至今最重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