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再次去包头,蒙族文友国良兄安排我们参观兵器广场,且一定要亲自陪同当解说。当兵出身、在阴山那赵(秦)长城脚下修筑栈道多年的他,言行举止,透露出血管中流淌的是那不甘凌辱的鲜血,脑海里充满着强我盛我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你看,雕塑“金色苍鹰”,展翅欲飞,显现一种时光的穿梭,那利爪是天赋的,今天以“腾飞”命名,昂首表达着:当年冷兵器时代我们的祖先为觅得或者说为保护一块休养生息的土地,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今天,在这块安居乐业土地上的我们,仍然需要靠实力证明中华民族在传承、在自强不息、在创新转型。你看,那不锈钢体环抱的立柱,犹如三只欲飞的天鹅,道出了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善良愿景。19.8万平方米的兵器城,其实是一个火炮主题广场,展示的实物,让人们了解中国武器的编年史,特别展示着共和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包头国营447厂等特大型军工企业生产装备解放军的各种兵器实物。
这门是参加过建国10周年经过毛泽东主席检阅,也被称为“共和国第一炮”的59式100毫米高射炮;这是“共和国第一枚导弹”,也是首次击落美国U-2飞机的“红旗-2”号导弹;这是“共和国第一辆自主设计的坦克炮”;这是“共和国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这些有着光荣历史的兵器被掩映于绿树、草坪和鲜花丛中,无声而胜有声地讲述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往事,道出共和国兵器发展的历程,让人感觉到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凝重。我们一一目睹了在上世纪60年代的尖端武器的雄姿,那上世纪70年代西沙海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双57“功勋炮”,那国庆35周年接受邓小平检阅的双57毫米自行高射炮,那国庆50周年接受江泽民阅兵时的坦克克星120毫米的自行反坦克炮等。在歼6战斗机前,一直聚满着留影者,国良兄让我们在炮弹壳做成的金戈桥上拍照,用武器弹药与现代创意巧妙结合而成的载体,似乎在诉说着幸福的和平年代,要靠实力换回。对呀,这里的果皮箱也由水雷和鱼雷壳制成,还有那用999枚炮弹壳连成的草坪围栏,与绿色浑然一体,足见设计者匠心,更寓意着共和国卫士立志保卫祖国,维护和平昌盛。
那些火炮、坦克和战机,一件件厚重兵器至今仍在脑海里,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冷兵器与现代兵器曾经的八面威风。是的,女儿说得很贴切,电影电视上再怎么腥风血雨,总觉得有艺术渲染的夸张,零距离接触了从简陋走向高端且真实上过战场的兵器,才感受到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没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年轻人,在享受先辈用血换来的太平生活的同时,应该不忘用自己的智慧永远守住它。
是的,从华夏先进的军事文化中感悟到我国兵器工业在发展中的真谛,以“军威”来迎接并不断战胜发达国家科技军事霸权下的挑战,让下一代从启蒙中得到启发,国良兄,这是你的用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