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态势 不容乐观
尽管西方媒体普遍表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政策和相关军事部署并非针对俄罗斯,但美国在全球范围四面出击无疑会与俄罗斯存在利益冲突,况且美国的亚太盟友日本还与俄罗斯存在主权争端,因此,俄罗斯正有意识地强化远东军力部署,毕竟“有备无患”才是稳妥之道。
俄地缘政治问题研究院副主席康斯坦丁·西夫科夫(前俄军总参谋部军官)在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日俄围绕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摩擦不断。如今,日本借着美国“亚太再平衡”的“东风”,不仅派遣自卫队赴美进行联合夺岛演习,而且拟定新防卫计划,加强两栖作战能力。据日本京都府知事透露,日本已同意美军在京都府的航空自卫队基地部署第二座X波段反导雷达。对俄罗斯来说,这些举措都不是好兆头。
西夫科夫认为,美日军事同盟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路线的重要立足点,美国通过与亚太地区的亲美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整合,形成隐性同盟组织,这将对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核心利益构成巨大威胁。俄新社举例指出,今年上半年,美国就以“防范朝鲜导弹”为由,将“战区高空拦截系统”部署到关岛,使美国的反导防御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尽管美国声称该反导系统主要针对朝鲜导弹,但军事专家普遍认为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等拥有远程弹道导弹的亚洲大国才是美国在亚太部署反导系统的主要目标。
事实上,美国已经制定详细计划,打算让部署在欧洲和亚洲的反导系统在2018年具备完全作战能力,届时俄罗斯可能面临半数陆基战略导弹“飞不出国境”的糟糕态势,这相当于剥夺了俄利用军事手段维护自身安全的“撒手锏”。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俄罗斯要想维持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没有强大军力撑腰显然是不行的,因此,早在2010年,俄政府就推出计划耗资7720亿美元的十年建军方案。2012年,俄总统普京重提该计划,并安排国营《俄罗斯报》刊登题为《强大:俄国家安全的保障》的文章,阐述提升军力的重要性。面对美国军事科技遥遥领先的现实,俄罗斯的建军计划不仅要考虑未来遭受入侵的可能性,也需要为应对美国在欧洲和亚太地区同步部署反导系统做好准备。
重整军备 欧亚并重
具体到远东方向,俄罗斯提升军备的任务其实非常繁重。在地面力量上,部署在远东的俄陆军部队仅约9万人(编成15个师和旅),在兵力和兵器等方面都没有优势。俄《独立军事评论》透露,俄东方军区部署在库纳什尔岛(日本称“国后岛”)和伊图鲁普岛(日本称“择捉岛”)的第18机枪-炮兵师纯属二线部队,目前仍以旧式坦克和榴弹炮为主要武器。面对装备先进的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承担“守土重责”的该部队战力堪忧。如今,该部队已被俄国防部列为优先换装部队,他们将在近期获得现代化的自行火炮、可控制周边300千米水域的“多棱堡”岸舰导弹和“雷神-M2E”野战防空系统等先进武器。
海军方面,俄太平洋舰队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中将表示,从2014年起,该舰队将再次开始大规模配备新舰艇。俄罗斯从法国引进的首批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已确定部署到太平洋舰队。依托该舰,俄军在亚太地区的远程兵力投送能力将大大提升,对维护南千岛群岛方向的战略优势大有裨益。另据俄北方机械厂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有3艘核潜艇(包括2艘955型战略核潜艇和1艘885型多用途攻击核潜艇)交付俄海军,其中配备潜射洲际导弹的955型战略核潜艇将分别配属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
至于空军方面,俄空军在远东部署有120余架苏-27重型歼击机、20余架米格-31远程截击机、100余架苏-24歼击轰炸机、60架苏-25强击机,未来几个月内还有不少于50架苏-34歼击轰炸机列装。由于苏-34不仅续航力强,作战与侦察能力也非常了得,一旦形成战斗力,对美日而言威胁不小。此外,有媒体称,俄空军已在远东纳霍德卡地区驻扎S-400防空导弹部队,该系统配备射程高达400千米的防空导弹和探测距离近800千米的相控阵雷达,可以对付美日各式战机、预警机与战术导弹。
上述军备建设若顺利完成,不仅能增强俄罗斯对争议岛屿和远东领土的控制力,更能让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撑起新的“核保护伞”,牵制美国在亚太的反导建设,对远东军事力量平衡产生重大影响。
当然,俄军事经营仍需有“度”。就拿海军来说,俄罗斯最重要的军舰建造工厂均不在太平洋附近,其次俄罗斯还需要把新型舰艇适度分配到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北方舰队。可见,俄罗斯军事发展既得益于地跨欧亚大陆的巨大“战略纵深”,也使它面临需要“两头兼顾,欧亚并重”的局面。因此,俄罗斯的“亚太强军”路线需要“多管齐下”,在保持军队“硬实力”的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外交、经济等“软实力”,才能在亚太方向保持合适地位。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