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子承父业
费滨海
  费滨海

  前不久接到建筑技术专家吴硕贤寄来的《吴秋山书法选集》和《功夫茶考》,始知其父就是现代作家和书法家吴秋山。

  吴秋山出身书香世家,父亲吴梦丹和叔父吴梦沂均为清代贡元并有诗文行世。19岁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与靳以同学,出版过散文集《茶墅小品》和新诗集《秋山草》。其作品曾被收录于《中国新文学大系》和《现代散文鉴赏辞典》中。后长期在复旦大学等高校从事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与郭沫若、叶圣陶、郁达夫、茅盾等交往甚密。郁达夫曾为其《白云轩诗词集》作序作诗予以称赞。吴秋山的书法作品也负有盛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海内外书画爱好者所珍藏。同时他喜爱弹琴、饮茶和收藏,尤其是对家乡福建的功夫茶有过深入的研究,留下遗作《功夫茶考》。

  《共和国院士回忆录》收有吴硕贤的《中学的回忆》一文,记述他1960年转考到漳州一中后的五年学生生活。其母林得熙当时也在一中教授语文。音乐老师魏德亨教会了他拉手风琴、弹钢琴,这对他后来从事建筑声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他说:“从少年时代起,我就在家庭的熏陶下,一直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直至初中时,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党中央和陈毅元帅号召青少年向科学进军,我这才立志要学好数理化,攀登科学高峰,报效祖国,将兴趣逐渐转向了理科。”1965年高考,吴硕贤以六科总分569分的成绩名列福建省理科总分第一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吴硕贤父亲吴秋山收藏有谢颖书、沈锡纯和清状元王仁堪等文人字画。他跟着父亲吴秋山学习诗词格律,临摹字帖,养成了吟咏习惯。自此诗词书法一直都是吴硕贤的第一爱好。吴秋山的丰富藏书也使吴硕贤受益匪浅,“这种书香气氛的熏陶,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1995年,吴硕贤分别编选了父亲吴秋山诗词和自己的诗词汇成《松风集》和《偶吟集》,请茅盾先生题写书名后交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吴硕贤的诗词清新典雅,意境幽远,2008年他回故乡,写有《乌山观梅》一诗:“家乡景物多灵秀,活泼溪流泻石冈。待到漫坡梅蕊放,乌山更着俏衣裳。”吴硕贤的行书结字谨严,沉稳端丽,萧散有致,气息平和,可谓深得其父书艺之精髓。

  十日谈

  相望共星河

  挥毫泼墨,乐在其中。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世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周刊
新篁
上帝的感觉
砚是主人人是客
四十年:期盼和等待
金秋三咏
子承父业
贮云奇观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2子承父业 2013-10-27 2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