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学会提问
阎小娴
  阎小娴

  不久前,去大学与学生座谈,发现大多学生不会提问。到了提问环节,时常出现冷场,有人拿着事先“设计”好的问题照读;还有人拿起话筒,滔滔不绝讲了几分钟的体会,却迟迟说不出想要问的;还有的,要么不问,一问就抛出一二三四好几个问题,让人不知该答哪一个。

  这些都暴露了中国学生在提问上的短板。有的是听了半天,却没有主动思考,所以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有的是不能快速将听课中的疑问,归纳梳理成形,所以提问非常凌乱;有的是根本不懂得倾听,只顾着想要表达自己想说的体会。

  不会提问,折射的,其实是不善倾听,不善思考的实质。学校也似乎从来不把教会学生提问放在首位,作为一种必须。记忆中,中国的课堂总是比较“循规蹈矩”的:记得我们的小学老师要求学生双手放在身后,听课不允许喝水、上厕所,当然也不允许随便发问,学生只能听着、忍着……

  相信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只是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是那种延续下来的教育思路与方式——即老师站在讲堂上讲,小孩只是在下面听。老师似乎也不太需要学生随时反馈,或许担心时间不够,或许不愿乱了秩序。时间长了,我们的孩子自然也就失去了快速思考梳理、及时反馈表达的能力,更别说当众让他们清晰地提出问题了。

  即便到了大学,中国学生似乎也都习惯了沉默,不觉得有开口提问的必要,只需带耳朵进课堂就可以了。殊不知,最好的教育,恰恰是在老师的带领、启发下,激发起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探索的那一份兴趣。课堂效果的好坏,学生吸取知识的多少,往往也都取决于此。长期以来,中国人倾向于认为教育是一种单向传播,老师高高在上,用知识和年龄的优越感俯视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有隔膜,自然没法好好交流,导致现在的学生大多不习惯提问,这是中国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鼓励学生提问,是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解决问题,而社会,也正是在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美丽志愿者特别报道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升值空间/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地产资讯
   第B32版:地产资讯
悬浮照中的大与小
学会提问
把保障房建成时代德政工程
看病与看人
“权力烟圈”
粪便的醍醐灌顶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学会提问 2013-11-01 2 2013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