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我又来回于那一条熟悉的路,进出那个熟悉的家。
那些年,我曾经留恋的家,里面住着我亲爱的妈,每天,我会为她买菜做饭,陪她聊天叙旧,那里有浓浓的亲情。可是半年前她因病离世,因此房屋空置。
这一年来,八十岁的公公因脑梗而右半身失去知觉,住在康复医院治疗,也不见有多大的好转,还是不能独立行走。于是准备出院。可,公公婆婆的家在六楼。
女儿不经意的一句话,公公婆婆住进了这个家。
我也有过担忧:怕婆婆不习惯住一楼,兴许还会有所顾忌;怕不能长久居住,影响到房屋的租借;怕……
婆婆慎重考虑后,终究决定住进来。
我和先生找人又给旧居粉刷装修一新,换了油烟机,修了微波炉。看着眼前的老房变新貌,我们期待,公公婆婆能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过去的一年,婆婆很辛劳,每天乘车跑医院,路上就要近三个小时,现在,有护工二十四小时的居家照顾,她有更多时间出去走走,和他人拉拉家常,生活不再单调寂寞。
公公回家后,面色红润,气色明显好转,脸上的表情也丰富了。有亲人的陪伴,随时吃吃喝喝,看看报纸和电视,看看窗外的热闹。他坐在沙发上,不知道的人,真看不出他是个病人。我们逗他,还要不要去医院,他不停摇头。
护工做事利落,为人热情,经验丰富。最主要的是,身体健康,能照料好公公,还有耐心和婆婆聊天。能找到一个彼此都能适应的护工也需要缘分的。
我们都是上班族,以前,只是在周末做好饭菜送往医院,现在,每天我会去家里两三次,探望老人,和他“交流”——虽然,他不能正常开口回应我,只是嗯嗯啊啊、点头摇头回答我。
我自己的小屋,这个家,还有我的单位离得很近。为了节省时间,原本的步行改为骑自行车上下班,午饭后花半小时去看望他俩;下班铃声一响,立即踩着车再去一次,然后回去做晚饭。
曾经我也熙攘庸碌,为了我自己的妈——那是一种血浓于水的爱。停歇了半年后,我又恢复了往日的奔波,只为公公婆婆,毕竟他们也是我的亲人啊!
同一个家里,依然住着我的亲人,也会延续着同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