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同志虽已故世七年了,但她那慈祥的笑脸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她关心家乡,关怀家乡人民,常说自己是练塘人的媳妇,为练塘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
我第一次见到于老是1988年的国庆前夕。经陈办同意,我和吴海荣、金素英三人在中央警卫局何长山同志引领下到中南海陈云同志家做客并汇报家乡情况,于若木同志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召集在京的子女和我们一起进餐、攀谈家乡练塘的情况。在得知家乡练塘工业底子薄、经济条件差、居民就业及生活有困难等情况后,就答应给我们想想办法。1989年春天,于老就让女婿陈新华为练塘牵线办起了抽纱品工艺厂,解决部分居民就业和发展镇的经济。
第二次是1989年的夏天,于老和女儿陈伟华来练塘实地了解练塘镇的基本情况,顺便看看陈云旧居,我就如实告知陈云同志旧居在“文革”期间已被拆除,现在盖的旧居已面目全非了。镇党委、政府已多次向上级报告请示应及早恢复旧居原貌,原因是党中央早已有规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旧居是受国家一级保护的,不容许随便拆建的。
于老这次来练塘,还给我带来治疗胆结石的中药丸,还十分关爱地对我说,你工作要干好,有病要治疗!
第三次是1989年11月,于老陪陈云同志来到上海疗休养,住在虹桥迎宾馆。这时候,练塘镇正在编撰“练塘镇志”,初稿已完成,但镇志里有关“人物”这一节,主要写陈云同志出身和早年参加革命以前的一些情况,这必须要经过陈云同志确认才能刊印,这是大事。我就带着练塘镇志初稿赶到虹桥迎宾馆,于老接待了我,我报告了来意并把镇志初稿交给于老,请陈云同志和于老审阅。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即11月17日,虹桥迎宾馆来电话要我去一次,到了迎宾馆会客室,于老说,你送来的“练塘镇志”初稿首长已看过了,觉得可以,没什么可改的,就这样写好了。我回答说,那好!谢谢首长,谢谢于老!于老接着说,就是给你提一点,首长讲:练塘镇好像有一棵千年古树你们没写上?我问道首长讲的什么树?于老说,首长讲的一棵松树是棵罗汉松,是三国时期孙权的妹妹、刘备的夫人栽的。我说让我想一想,是棵松树吗?于老说,肯定是松树,是罗汉松,首长讲小时候还去过那地方,见到一棵几个人才能合抱的大罗汉松。我说噢,我想起来了,这棵树我没见过,但听说过,千年古树罗汉松在石湖荡,不属于练塘镇地域,是松江县石湖荡镇(也叫古松镇),不知这棵古松树现在情况怎样了。我马上回到石湖荡找这棵古罗汉松,拍个照片,送给首长(陈云)和于老看,你看好吗?于老讲:好的,首长是念起这棵古松树的,说是古老文明嘛!
当天,我从虹桥迎宾馆返回,带上一位摄影的同志,并请我哥徐秀良做向导,驱车到松江县石湖荡镇,在一个小学校的操场上找到了这棵千年老罗汉松树,但遗憾的是,这古松树只剩下半截子树干了,听学校老师讲,前几年一次雷击把树干上半截击毁了,那半截树干堆满土块,野草丛生。我让摄影的把它拍摄下来,把照片洗出来,第二天给于老送去,于老和首长见了照片也深感遗憾!这一天,我还把镇党委、政府给青浦县委领导的“请求恢复陈云同志旧居原貌”的报告送给了于老审阅,并征求意见,于老非常认真地看完报告全文,沉思片刻后把头抬起来,看着我说:“好啊,这样对扩大练塘的知名度有好处,对发展练塘的经济有好处。”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1990年上半年,陈云同志旧居(练塘镇下塘街95号)按原貌恢复并对外开放,社会反响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