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徐州天山绿州小区东门豆腐脑摊主邹大姐,日前收摊时捡到一只钱包,里面有4100元钱和12张银行卡。她一边等失主一边报警,一直等到第7天才等来失主黄先生——当地一家有80多名员工的公司老总。黄先生两次当面酬谢都遭婉拒,“一气之下”,他决定将钱包里的钱全部拿出来,要自己的员工分批天天去吃这位摊主的豆腐脑。
拾金不昧,失主执意酬谢,乃情理之中常有的事。可这位失主在一连两次都遭婉拒后,一“气”之下,他顿生智念,使了个“另类”绝招,决定掏钱让自己的员工分批天天去吃这位好心人的豆腐脑,瞬时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美谈。愚认为,这样的“曲线酬谢”,“另类”亦时尚!
不是吗?这种“另类”酬谢,虽绕了个“曲线”,却比一般的当面酬谢更为至善至美!失主黄先生将钱包里的钱全部拿出来让自己公司里的员工分批天天去吃邹大姐卖的豆腐脑,一来同样表达了失主对拾金不昧者诚挚的感激之情,二来又使得拾金不昧者守住了“做好事婉拒酬谢”的高尚境界,三来趁此良机犒劳一下自己的员工,不妨让大家都来从中品尝一下这豆腐脑的“另类”滋味……这对员工来说,又不失为一次极好的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机会,无疑有利于提高自己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如此看来,这个“另类”酬谢岂不一举多得,真可谓妙哉,妙哉!
呵!“好心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做好事人人夸”、“老实人终究不吃亏”等等的坊间俚语犹如热锅里炒豆子,“噼里啪啦”地响了个满天飞!可以肯定地说,由此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口碑效应及其传递的正能量要比那个传统的当面酬谢多得多、广泛得多,也时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