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蒸饭时间。实验对比了蒸饭半个小时和1个小时后,米饭的糊化程度和消化速度。结果发现,蒸的时间越长,米饭的消化速度越快,升血糖速度越快。
3.米水比例。蒸米饭时水少了太硬,水多了过软。实验证明,水越少,消化速度越慢,但这样又会影响口感。不过,当米水的比例达到1:2时,已经可以令大米淀粉达到充分糊化,口感最好。
4.蒸饭时加油。按米饭重量的1%加入食用油后,发现米饭的香味增加、米粒更加油亮,米饭的黏度也增加了,口感变好了。同时,米饭的消化速度减慢,上升血糖的速度减慢。而且加入少量油后,米饭老化的速度也会减慢。用橄榄油效果最好。
5.蒸饭时加盐。按米饭重量的1%加入食盐后,发现米饭的消化作用变快,暗示升血糖速度增加。
6.冷藏回热。剩米饭冷藏于冰箱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重新加热食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做法。实验对刚蒸出的鲜热米饭、4℃冷藏24小时后的冷藏米饭,以及冷藏后重新蒸热的米饭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鲜热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最高,回热米饭次之,冷藏米饭最低。暗示它们血糖升高的速度也按此规律递减。文 / 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