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过不少名湖,也见过许多大河,但只有故乡小小的宅浜,却烙印在脑海里,常常魂牵梦萦着。
我是瀛洲崇明人,出生在森林公园南面不远的一个崇明典型的宅基上:六七户人家,被一条十多米宽的河浜环抱着,这些住屋便像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图画;浜北和浜东紧紧依偎着茂密的竹林;浜南边有两棵硕大无比的老榆树。浜内鱼虾很多,水草繁茂,水面碧绿常青,可见泥底。
春天里,浜边的树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盛开,杏花怒放。浜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荷叶尖尖的角。我在水桥头伫立,一个稚嫩的身影倒立在镜子似的水面上,我动他也动,我拍手他也对我拍手,我笑他也朝我笑,觉得很有趣。在荷枝旁,成双成对的青蛙睁着晶莹的眼睛,鼓起大大的嘴巴,向我“呱呱呱”地叫着,我赶紧学它们不住地叫。我响,它们比我更响,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宛若跟我在歌咏比赛哩!
清晨,霞光晨雾中,浜面上气雾在缓缓飘浮流动,变幻不已,时而勾勒出一条耕牛,时而勾勒出一头山羊,时而又变出一只小猫……我痴迷地凝望着,感叹着大自然美妙又神奇的画笔!
春夏,浜上又换来了一番景色。浜面是安详的绿色,是一泓清水的境界,沉静,坦荡,搂着树影,泛着波光。水草绿得发蓝,荷叶上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荷花开了,整天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我手里拿了一些饭屑,扔在水桥浸着水的最后一级石板上,然后站立在旁边静静地凝视着,不多一会儿,几只大虾悠悠然地游弋过来,一点也不害怕我,坦然尽情地品尝着,还一边戏耍,一边说着悄悄话。
秋天,榆树上不少鸟儿飞进飞出,还在上面筑起了一个个窝。有时,还能见到小鸟儿接受老鸟喂食,时而发出稚嫩的欢叫声,时而拍打着羽毛未丰的翅膀。我喜爱这些小鸟,想留在身边成为自己的小伙伴。于是,爬到榆树上抓获了两只关在笼子里,这时心里多高兴呀!我想方设法照料新朋友,放水进去,它们不喝;送饭粒,它们不吃;装鸟叫,它们不睬;跳蹦着,它们不动。它们一直愁眉不展,发痴发呆,可能在恋自己的家,在想亲爱的妈。于是我动了恻隐之心,又把它们小心翼翼地送回原先的那个窝里去,而自己比先前更加高兴了。
深秋,竹园里早就没有竹笋了,但沿着浜边草丛中竹根的泥土,有时会发现冒出地面的黄黄的尖头,啊这是爬笋!我把它们一棵棵挖出来,虽然没有几根,也不长,只有大拇指那么粗,怀着收获的喜悦兴高采烈地拿回家去。妈妈烧成咸菜笋丝汤,笋丝雪白脆嫩可口,味道鲜美极了!
阔别故乡多年后,我乘去崇明开会之机顺道第一次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老家。大伯一家忙碌得不亦乐乎。侄儿去菜园割菜,大伯找出好久没用的鱼网,带我一起去宅浜网鱼。
我用竹杆拍打附近的浜水惊动鱼儿,好让它们自投罗网。不多一会儿,大伯就网到了两条大鲫鱼。菜蔬带着家乡泥土的清香,鲫鱼在宅浜的清水里长大,这些都是我多年来未曾吃到的最佳的环保菜肴。
故乡的宅浜,我永远怀念你!
十日谈
风景这边独好
在博鳌,另有一番风景,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