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外出旅游除了语言障碍外,有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饮食不适应。尤其是北方人习惯吃馒头、饺子等面食,就更难适应西式的甜点和面包,更甭说乳酪了。我随团去南欧意大利就碰上这么一家子。
他们是从山西来的一家人,老夫妇俩外加两个女儿和一个外孙女。因这家外孙女在德国留学,所以一大家子去德国探亲旅游,再由外孙女陪着随旅行团去其他各国游玩。在我们整个团队中,他们特别抢眼:一是人多,二是行李多。我发现他们把米、面粉,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调味品带来了一大堆,更令人称奇的是居然还带了一个很大的电饭锅。之前经常听说有人外出旅游带着锅碗瓢盆,这次亲眼所见,真有意思!
在饮食方面我还算吃得惯,入乡随俗,面包、蛋糕、三明治都可以管饱,还特别喜欢吃他们的各色乳酪。早餐我也习惯用冷牛奶或冰牛奶,泡上五谷杂粮(燕麦片、玉米片等经过烘焙加工的小小颗粒物),松脆可口。我一般都在服务区快速解决,所以到了住地就赶紧在酒店周围转悠,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欣赏周围的美景。
再说山西那一大家子,到了酒店就开始忙活起来:和粉的和粉,揉面的揉面,擀面的擀面。有时做刀削面,有时用水汆面疙瘩,有时切面条,有时还摊出一个个小饼夹着午餐肉吃。到了有些景点碰上有超市的,就会去买些鸡蛋、绿叶菜什么的,或煮菜饭,或焖一锅白米饭,反正翻着花样吃,花色品种还挺丰富,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她们还邀请我晚上一起去吃鸡蛋面条,我婉言谢过。
如此钟情于自身的饮食文化,就凭着这电饭锅,竟能翻出花色繁多的面食,同团的北京驴友惊呼:哎哟喂!啧啧!瞧他们这一大家子,背着锅子满世界跑。我便轻轻地告诉她:他们不完全是为了节省,而更主要的是饮食不习惯。其实,他们一路上背着那么多东西还是挺辛苦的。就拿跟我同住的朋友来说,她来自于秦皇岛,我们第一天一起去吃了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她看来看去觉得没什么好选,后来几天索性就不去吃早餐了,干脆在房间里把自带的方便面用开水泡了泡应付着吃。你说为省钱吧,其实不然。
说真的,去欧洲旅行,就应该吃他们当地的饮食,价钱也不贵,维生素、卡路里也不缺失,尝尝各地不同的风味,实乃一件乐事。然而,一些同行的驴友所到一处,经常追着导游要带他们找中餐馆用餐,既费时又费钱,而且每每吃过中餐还说不好吃。
嗨!饮食习惯成了出国旅行中的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