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我怀念的
董纯蕾
  董纯蕾

  我有些怀念十几年前的这几天。高考前十几天,和闺蜜去看了一场电影,应该是那部《红河谷》。那年高考的小作文题就是让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的,于是电影就被我现看现写到作文里去了。

  这就是我的高考,被现在很多学校和人越来越不看重的所谓“裸考”。但我很庆幸,不用被这样那样的自主招生折腾。

  每每看到某所大学把裸考招生比例的下降当做高招改革的“政绩”来发布时,就觉得很好笑。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呢?不还是在考试吗?也许,对于一些人而言,“一考定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对那些没有实力读各种班、获各种奖甚至读书都是奢侈的学生而言,“学习改变命运”的几率也越来越低了。我固执地以为,在庞大的中国人口基数面前,高考是最公平的高校招生方式,没有之一。对于放弃高考而在高考当天用新发明发布会的形式要求重庆大学准许他免试入校的那位少年,我是要投反对票的。游戏规则早已有之,不认同自可以退出,总不能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改变规则吧,否则对其他参与者岂不是太不公平?

  我也怀念早已过去的学生时代。没有接受过学前启蒙,没有念过补习班,没有为参加某项学科竞赛而被训练过……我也道不出今日所用的那些知识和技能确切源自哪些当日所学,只是好生怀念那段经历,那些时光。就好像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但,这也被归类到很多人不齿的“应试教育”。

  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保证教育中完全摈除应试的元素呢,除了那个我们以为的“外国”。最后,就来说说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外国教育。前几天读到一篇译文,被喻为“美国高考”的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这些年也在改革,为了避免不公平——SAT始于1926年,上世纪30年代开始被重点大学用作奖学金评选方法,1938年就开始有人提供培训课,于是,久而久之,有钱人家的小孩读得起辅导班可以轻松获得高分,没钱人家的小孩的机会就微乎其微。是的,公平,那是考试最令人怀念的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A17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2014·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24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自主招生,问题源于不透明
我怀念的
诚信缺失最可怕的后果是信任丧失
慢慢来
吃货
“美协名单”因何疯传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我怀念的 2014-06-10 2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