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慢慢来
左 妍
  左 妍

  “阿婆,我要这一束!”龙应台在淡水街头买下一束玫瑰,阿婆的小孙儿接过花,想要用丝带在花束上系一个蝴蝶结,但小手指绕来绕去,还是打不起来。阿婆粗声骂,还推了他一把。龙应台却说,不要紧,让伊慢慢来。

  最近,我频繁想起这幅画面。因为我带孩子体验早教。第一次,一家国外引进的早教机构,在单纯快乐的游戏氛围中,全家都很享受亲子时光。

  第二家是中式的早教机构,老师对孩子进行测试,比如是否会模仿拧瓶盖、是否会挑出最大最小的砝码等。测试完毕画了图表,清晰地标明了孩子各项能力发育的优势和不足。接下来就是推介课程,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培训孩子,以便于更快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幼儿园生活。

  两次体验后,我陷入了沉思。究竟是否操之过急?是否拔苗助长?

  当记者的几年,见到许多这样的例子,有的孩子还来不及舒展稚嫩的身体,就被生活的巨轮碾碎了梦想;有的孩子步入了社会的角落,却遭到唾弃;有的孩子从来没有过温馨的童年和欢笑的游戏……

  如果,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能陪着他慢慢成长,在他懵懂地犯错误时,不是大声斥责,而是细心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对;在他缠着疲惫的爸爸妈妈讲故事时,并不是粗暴地拒绝,而是耐心满足他的要求;在他比别的小孩“慢半拍”,却还能不紧不慢地发觉他的优势,等待他的绽放……

  回溯我们的成长,大多是讲求“快”的。快点会走、快点会说话,父辈们总认为,快一步是好的。印象中,催促的语言经常性地出现在童年的记忆里,可是,越被催促,心里越慌乱,完成得也越差。

  那句“让伊慢慢来”,是多么睿智且温柔的妈妈才能说出的话啊。而我也突然明白,要学习着用“安静、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孩子教育成“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

  多么希望我也可以“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所以,急什么呢,童年那么短,那么珍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A17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2014·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24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A3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自主招生,问题源于不透明
我怀念的
诚信缺失最可怕的后果是信任丧失
慢慢来
吃货
“美协名单”因何疯传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慢慢来 2014-06-10 2 2014年06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