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很有讲究。你看,一个“人”字,加上一个“半”,即成“伴”。“伴”,使用率最高的,莫过于老年人。夫妻间刚迈上五十多岁的台阶,就称对方为“老伴”了。老伴儿老伴儿,相扶相牵,慢慢走入金色夕照。
但,走着走着,当另一半遽然松了手,永远离去了,一个完整的“伴”,只剩下形单影只的“半”,成了残缺。这日子让失伴的老人如何度过呢?
H先生的另一半退休后,家里家外一把手,把个家整治得窗明几净,老幼安排得妥妥帖帖。不料想,妻毫无征兆地心肌梗塞竟撒手人寰。H先生的另一半走了,H先生的天也塌了。他上有九十多岁的老母,下有才读着小学的孙子,这原本四世同堂的美丽画卷,突然撕去了大大的一角,H先生的心也碎成了片片。
白天,H先生跟钟点工学着照顾白发老母,连端碗喂食母亲喝粥都笨拙得很,忆及妻的能干与贤惠,H先生禁不住泪水涟涟。想到要让这个家仍像妻在世时上慈下孝地依然运转,H先生心中发憷。晚间,他无法入眠。眼前、心里全是他的另一半。他铺开信纸,把他的思,把他的念,把他的痛,蘸着泪水,落墨成文,一句句,一张张,写给亡妻,直写到黎明。他的另一半在长信中复活,点点滴滴,滴滴点点,全是恩爱,全是不舍。H先生的心在夜夜书写中滴血!朋友想劝慰,却第一次感到了语言的苍白无力。他的思念,他失伴的痛苦,岂是几句话能开导得了的?幸好,时间是疗伤的良医,幸好,膝下的孙子是个快乐的小天使,在儿子媳妇的“授意”下拉爷爷上街,要爷爷每晚讲个故事。慢慢地,慢慢地,H先生收起了写给亡妻的信札,背起了孙子的小书包牵起孙子的小手走出了家门……
另一位W女士,在痛失伴侣之后,却终没走出阴影。几年来,她将自己禁锢家中,终日以电脑为伴。学校活动,不去;同学聚会,不赴;来探望的朋友,拒之门外;电话不接,伊妹儿不复,一切与外界失联。她抛绝了世界,世界也抛绝了她。生活的维系,仅靠一个钟点工。
我曾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外婆独自养育着一个外孙女。慈祥的外婆,如花的少女,共度了幸福的十八年。突然一场车祸,摧毁了那外婆整日看不够的花朵。邻居们亲友们大惊失色,这如何是好,老人的支柱折了,大厦还不将倾?
外婆在告别如花似玉的孩子时也曾哭得昏天暗地,但也仅此一回。邻居们渐渐发现,外婆的一切如常,衣衫整齐,鬓发光洁,笑语依旧,甚至全无憔悴之影。奇了?怪了?莫非外婆不思念曾那样依恋关爱自己的外孙女?终于有邻居大胆相问。外婆答:怎么会不思念呢?我每天都在回忆里生活。每夜想的都是她对我的体贴,她对我发的嗲。整天,我脑子里放的都是祖孙俩的故事片。想完了,放完了,我快乐无比。邻居更惊诧,老外婆莫非伤心得不正常了?
外婆像是看透了问者的疑惑。她继续说,她和外孙女的相聚是天赐的缘分。十八年来,因外孙女而生活充实,孩子每天都带给她惊喜与快乐。我每回忆一件,就像是又与她共度了一回,就又快乐了一次。回忆带给我快乐,思念带给我感恩。外孙女去了,她却把十八年来的幸福时光留给了我咀嚼,消化,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以这个故事献给因失伴而无法自拔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