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电视剧《少年黄飞鸿》中的富婶、《半生缘》中的陈妈、《官场现形记》中的田妈、《断奶》中的费太太……今年66岁的李慧侠40多年来在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角色,无一例外都是“配角”。但由她出演的配角,还是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她说:“我演的角色就像是炒菜的葱花,虽然不是主菜,也要入味才行。”去年开始李慧侠渐渐淡出影视圈。“现在我在自己的生活里当主角,要把自个的晚年过得入味儿。”她笑着说。
幼学京剧 五岁登台
李慧侠父母都是京剧演员。“我5岁时就跟着父母学练基本功了。”早上4点多起床,跑到山对面,或面对河水叫嗓。除了叫嗓子、吊嗓子,诸如前桥后桥、小翻儿、鹞子翻身、窝圆儿、下腰等基本工作也需要苦练。“练功时点一炷香,起初短一点儿,一个动作坚持一炷香的工夫,后来香变长,坚持的时间也拉长。”
首次登台演出也是在5岁。那是在泰州的一次京剧表演,李慧侠表演清唱《红娘》选段。“第一次上台,心里像揣了只小鹿突突跳,很紧张。”后来李慧侠爱上了舞台。“每个演员都很认真,那时有个说法叫‘抢台练功’。大家很团结,常互相切磋。”李慧侠说自己是幸运的。“打基础时,遇到了最好的老师。”剧团的老艺人都深藏绝活儿,且乐意教学生。最让她难忘的是,自己还得到了四大名旦的荀慧生和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的指点。一次李慧侠的剧团在石家庄演出,她演小红娘,荀慧生在回北京的火车上看到报纸上登载的演出消息,得知有个6岁的小红娘,马上退了卧铺票,赶到剧场看戏。最后收了李慧侠母女为弟子。
一次,盖叫天讲到石秀背柴禾上桥一段戏时问:“上桥时,到底脚步怎样走,背柴禾怎样背?”大师教她,艺术来源于生活,平时生活中就要注意积累。李慧侠受益匪浅。她告诉我,她之所以能胜任贵妇、房东、保姆、老鸨等各种角色,与平日对生活的积累很有关。还有一次,一位同行在背后议论别人时,师父淡淡地说,不要议论他,他也是为了生活。“大师的艺德品格时刻提醒我,给了我很多启迪。”
探班寻友 导演相中
李慧侠的功底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精进。然而“文革”时期,剧团解散,她被安排在一家纺织厂工作。多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原剧团一位同事在给电视剧演员化妆。她带着好奇心去“探班”。那天,剧组正在演七君子的戏。监狱大牢里,几个身着狱服,形容枯槁的囚犯正在议论什么大事。几遍试拍后,导演连连摆手:缺个群众演员,谁来演?“当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群众演员,同事一推搡,我就去帮忙凑数了。”没想到李慧侠一换衣服就入了戏,导演连声说:“这个演员很会演戏!”
那以后,李慧侠成了影视剧演员。第一部接拍的片子是扮演一位营业员,要体现“文革”前后营业员的变化。当跷着二郎腿,嘴里吐着瓜子壳,眼睛一斜的李慧侠说出台词“侬买得起不拉”,被一名姓赵的导演捕捉到了。“这个演员演技好!”随后,赵导推荐其出演《官场现形记》。李慧侠在《官场现形记》中扮演马屁精田妈一角。几次演出成功后,导演的电话纷至沓来。《鸦片战争》《八月五月》《天师钟馗》《蜗居》《情深深雨濛濛》《叶问2》等多部影视作品中,都有她的出彩表现。《蜗居》第1集中,一场与海清的水电费争吵将观众拉到了上海市民生活的油盐酱醋茶里;《叶问2》中的精彩表演,让黄晓明赞赏称其为“老师”,并搀扶“老师”下楼梯……
退休之后 乐当学霸
李慧侠一家住在松江区中山街道莱顿小城一栋公寓楼里。几天前我去拜访她。门铃响起,李慧侠过来开门,手里举着一只布贴熊猫。 “我正在做老师布置的布贴画作业呢。”原来前段时间社区学校办起了老年布贴画班。李慧侠一听就迷上了。“五颜六色的小碎布竟能做成那么漂亮的工艺品,太有趣了!”由于中途插班,老姐妹们都能熟练地独立制作出《夏日荷风》之类的布贴画,而她一时还拿着碎布学剪小样。她课余回家坚持“补课”。如今,家里以床为圆心的卧室里,简直成了布贴画的世界。桌角摆放着布料,墙上挂着作业,床头贴着碎布缝制的布偶,椅子上搁着学习资料……
退休后的李慧侠成了“学霸”。客厅里还悬挂着她的书法作业。去年,李慧侠和爱人报了街道社区学校的书法班,每周二上课。每天吃好早饭,李慧侠到小区溜达一圈,进门就凑到写字台前。夫妻俩每天比一比谁写得好。一年多下来,零基础的李慧侠写了一手漂亮的字。沿着复式楼梯往上走,还有李慧侠的美术作品。李慧侠的女儿告诉我,退休后,告别片场的李慧侠闲不住,在老年大学美术班里握笔开始学习美术。有几幅作品还被评为优秀作品,并参加了社区的展览。
二楼阳台一角,各种植物生机盎然。它们是李慧侠精心伺候的宝贝。哪些植物是一天一喝水,哪些是三天一喝水,哪些需要多些阳光,哪些要避开阳光,李慧侠都心中有数。“这些都是退休后学的。”李慧侠突然凑过来:“我现在还学种地呢!”从来没握过锄头,年过六旬学种地?我十分好奇。原来李慧侠有一次路过小区附近一户农房,门口有一株橘子树。她无心说了句:“这里有橘子树啊!”没想到有人走了出来,热情地招呼说:“对啊,甜着呢,摘几个尝尝鲜!”这以后,李慧侠和招呼她的赵阿姨成了好朋友。后来李慧侠就跟着她学种地。“吃自己种的新鲜菜,很有意思!”有时候,李慧侠还会送点小菜给邻居尝鲜。小区里熟悉李慧侠的人都说,李阿姨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每个月的15日,小区里都会举办便民服务活动,李慧侠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帮居民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