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舌者言
思想控制不了欲望
任大刚
  任大刚

  因为贪腐,最近有不少位高权重的人物轰然倒塌,让人目瞪口呆。不过从一些披露出来的案情看,激发犯罪的还是那个老掉牙的东西——欲望。

  “欲望”这个东西,最难琢磨,也是“法、术、势”之外,韩非子用来制约人性的要件。

  且说智伯向魏宣子索要土地,魏宣子不给。不给也就罢了。但魏宣子的谋士任章却从中看到了整治智伯的机会。他向魏宣子献上一计;“智伯无缘无故索要土地,邻国必定感到恐惧。这个人欲望太盛,贪得无厌,天下人必定很怕他。您现在如果把土地给他,他必定骄横轻敌,我们的邻邦因为怕他,必定相互抱团,以相互抱团的军队对付骄横轻敌的国家,智伯的性命恐怕不会长了。”

  魏宣子将信将疑。任章继续说:“《周书》上讲,想要打败它,必须暂且先帮它;想要夺取它,必须暂且先给它。现在您给他土地让他骄横,这样智伯就是以天下人为敌,而不是单独把我国当靶子了。”

  魏宣子明白了,于是给智伯一万户人口的城邑。智伯很高兴,又向赵索要土地,赵不给,智伯于是出兵围困赵的晋阳。韩、魏一看,立刻出动大军围困智伯的军队,双方里应外合,消灭了他。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智伯的欲望。大概他认为,乱世之际,利益争夺更加随心所欲,更加没有规则。但是他忘了,即便是乱世,人心之中的利益边际也是清晰的。人心之中,有一条“应当如此”而实际并非如此的规则,这个规则可能被现实遮蔽了。不过一旦有人把它激活,讨伐“犯规”行为的人便掌握了“正义”的旗帜。任章深谙这一点,他就是要让智伯做那个“犯规者”,用利益引诱他走上冒犯天下人的道义审判台。

  利用人的欲望,引诱人走上自取灭亡的道路,是《韩非子》一书随处可见的方法,每每谈及,总有些洋洋得意。作为记载“性恶论”著作,并不十分奇怪。

  不过孔子却很反对这种手腕。在他所编订的《春秋》“郑伯克段于鄢”这一历史事件中,郑庄公也像任章一样,不断让弟弟共叔段欲望膨胀,最后把“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帽子戴在弟弟头上,让其自取灭亡。孔子写这段历史时,虽然表面上不着褒贬,但发明“春秋笔法”,用尽心思遣词造句,对利用人的欲望让人自取灭亡的行为大加挞伐,更切近于维护人心中的“规则”。

  “欲望”这个东西太不容易控制把握,屡屡害人不浅,道家便主张弃绝欲望,清静无为,这样总行了吧?但人是七情六欲的复合,恐怕只有一小部分人勉强做得到。

  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有一条如何控制和利用欲望的线索,绵延不绝,其主流便是,儒道两家注重自我修养的提升,做个人的内省功夫,但是一旦外化为行为,很可能立刻被法家劫持利用,引向邪路谋取政经利益。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充分认识到“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之前,至少在公共生活中,儒家并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有人认为,贪腐官员因为忽视思想修养而犯罪(有时他们在“认罪书”里也这么写)。不过须知,这些贪腐者,哪一个没有反复的思想修养教育?当他们开始贪腐,与智伯、共叔段何其相似?可惜由于缺少过硬的制度设计阻止他们,反而在别有用心的魏宣子、郑庄公们引诱下,由着贪欲走向灭亡。思想是控制不了欲望的,以今天的视角,不能不说首要的问题还是在制度设计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新视角
   第A10版:新视角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接地气”
思想控制不了欲望
调和生育的理性与自由
衡水中学,地狱还是天梯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思想控制不了欲望 2014-07-05 2 2014年07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