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毕业生“不行”的背后
殷骏
  殷骏

  又到高校发榜季,这些新生可曾想过,自己的学长们如今正面临接踵而至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究其原因,“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和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一条必在其中。所谓难以达到要求者,说白了就是应届毕业生无法马上变成企业的赢利点。少数金融单位甚至以能否拉到存款作为重要的用人标准。

  大部分企业看待这一问题时采取的角度是,大学毕业生不符合企业要求,责任全在高校。然而,这一视角是存在明显偏颇的。用人单位的需求因直接影响就业率,高校在办学上不问合理与否一味迁就企业的“需求”,这也直接导致判断大学毕业生是否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评判标准从一开始就被企业掌握。而目前国人普遍具有的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极为显著地侵蚀了企业的用人标准客观全面性。他们恨不得新员工进来当天下午就能为企业牟利百万千万成为企业的普遍心态。然而,研究表明,美国有多达90%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其所学专业无关。这些顺利就业者靠的绝非所谓专业背景和立竿见影的“能力”,而显然是基本素养。由此可知,当下不少企业认为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能力不行部分是基于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而作出的评价。 

  国外有些企业在招入新员工时,都会对员工实施培训。培训周期短则数月,长则年余。培训方式和内容既有企业现场观摩、实习,又有在企业专设或外包基地进行全封闭研讨和理论、技能教习等,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将新员工再次送回特定大学按需进行回炉式培训的。不少著名企业不论新员工在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如何,都坚持从零开始对他们进行再教育、再培训。通过从财力、人力、物力到时间上都有充分投入的新员工培训,新员工们往往能够迅速成熟并逐步成长为企业的栋梁股肱。有的制造业企业即便对最为注重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接轨的职教毕业生,同样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部分企业更是在招聘时要求应聘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毕业大学予以保密,藉此不受客观因素干扰地选拔人才。正是凭借这种拒绝短视、不重近利、不拘一格的用人标准,才得以铸就一个个百年企业的神话。可见,我们的不少企业并非无人可找,而是不知何为人才、如何选才。 

  那么,企业最应该招聘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呢?窃以为,一位好的大学毕业生乃至合格的人才,应具备三大条件,一曰有道德良知,二曰文理基础皆通,三曰善于思辨学新。兼此三项者,相信他们被很多行业的企业聘用,都会迅速适应并最终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而在绝大部分毕业生都具备前两项条件的当下,是否具备良好的思辨学新能力应该成为企业主要的招聘标准。至于培养三有新人,高校责无旁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申城社区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怀念军装
大学毕业生“不行”的背后
“绝食捉贼”
浑然天成见奇功
上水下鱼
到高尔古城去
“西班牙王朝”的崩塌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大学毕业生“不行”的背后 2014-08-01 2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