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时论
发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资源
刘妍
  刘妍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家风与社会风气相通互融,相互影响。培育优良家风家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方式,连续播出八集家风报道,而后又与光明日报社合作,开展了“家风家教大家谈”的征文活动,引发了社会对家风家教的关注。与此同时,家风家教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作用也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尊重。一直以来,社会实施道德教化的方式始终是自上而下的,而家风家教则使得原有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有了自下而上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道德传播和个体道德教育之间有了互通的渠道。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应当重视对优良家风家教的培育。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其一,进一步扭转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北齐著名学者颜之推撰写的《颜氏家训》,可谓我国古代最早的家教名著。文中,颜之推认为“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即少年儿童对亲人、长辈十分信任,使得父母的耳提面命更具有感染力,更容易为子女所信服。而这种特殊的教育效果是其他教育部门所无法比拟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日渐忽略了家庭教育,如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到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因此,必须纠正以往存在偏差的教育观念,强化家庭教育,并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优良家风家教的培育与建设过程中。

  其二,深入发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蕴含爱国诚信、善良仁爱、先人后己、勤劳节俭等崇高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风家教文化,如《颜氏家训》就曾对家教方法提出主张,认为“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即家庭道德教育,应及早实施。又如《朱子家训》中所谈到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更明确指出了家庭教育应从细节入手,着眼于生活点滴,这与当前倡导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具有高度一致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此类展现优良家风家教的治家格言不胜枚举,经过世代传承,仍不断散发出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芒。因而,应深入发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资源,使家风家教文化更具体、更生动,为培育优良家风家教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其三,努力营造培育优良家风家教的社会氛围。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使功利主义思想不断蔓延,这也使中国的传统美德受到极大挑战。对此,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魅力,从现时代寻找传承优良家风家教的典范,发挥道德榜样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先贤眼中,个人、家庭和国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部讲师、博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夏玲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2014上海第十二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专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专版
发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资源
王乃不杀
教育别只盯着“精英”
进城仍望乡 去留两彷徨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发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文化资源 2014-08-02 2 2014年08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