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厚厚的书却欲罢不能,它有一个好听又贴切的名字:《有思想的鸡,快乐的蛋》。这只有思想却风格麻辣的鸡叫董丽楠,上海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
先是笑得肚疼,为那些形形色色的孩子们的表现,包括洋相,一个个在董老师的笔下生动地活跃着;继而感动流泪,为董老师的付出和得到,听着一声声“老大”“妈”“楠楠”“阿楠”等称呼,师生的友情亲情鱼水情尽在其中。
有什么比这个更能够评价和衡量一个好老师之所在呢?
喜欢孩子,用她的爱心、她的职业心、责任心和智慧,用她孩子王的打成一片,用她深入浅出变化多端的教学手段,使得所教的孩子对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仅仅一个学期,就点铁成金,让一个数学差班的平均成绩达到98分,近乎奇迹。他们中不少考进了市级重点中学、名牌大学。
有什么比这个更可以体现一个老师的价值并且使之欣慰呢?对一所学校而言,对一个教师而言,也许以上这些足够。
但是,对于董老师而言,我以为的价值远非如此。一个孩子的成长经历将决定其一辈子的选择。在水果学校,在董老师带领的集体中,孩子们获得了知识以外的快乐,获得了看待世界的角度、处理情感矛盾和自我成长的历程,获得了合作的乐趣和团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获得了人与人真诚相待和互相帮助的经验。所有这些,我以为是比那些名牌大学和升学率远远要高得多的地方。正是在这些地方,我由衷地向这位从小立志当老师的董老师致敬、喝彩。
我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的女儿,也是一位从小立志当老师的女孩。后来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本科,而她的起步,正是来自于初中阶段一位英语老师的影响。一个好的老师,是足足可以影响许许多多的学生一辈子的。
女儿实习阶段曾经在英国的中学教学,面对她给我描述的那些异国的孩子和种种精彩,我常常会神思游离出去,想:如果让我的女儿来教这些孩子,她能够胜任吗?如果让董老师教那些老外的孩子,又会是怎样一种效果?凭董老师的资质,也许对那些学生的成长更有帮助,毕竟她不必花过多的精力去应付和提高那些枯燥的分数,而可以发挥她的创意,她的灵动,她对知识浑然一体的阐释,虽然她的本事之一就是能够让你在枯燥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知识;但反过来想想,恐怕中国的孩子更加需要这种爱和教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是一种稀缺。能够在董老师的班上就学,孩子们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这些快乐的蛋们。
不管中西教育差距多大。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老师不是教学机器,不是分数工具,这个职位的神圣性需要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学的艺术。
中国的教育太需要这样的老师。许多年以前,一部《十六岁的花季》风靡了大江南北,剧中的童老师深受欢迎。现在,董老师就是现实版的“童老师”。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非常愿意向所有的学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们推荐这本书,也希望我们的老师和教学研究者们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