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何预防牙周病
大部分的牙周病细菌平常就在口腔内生存着,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牙周病属于传染性疾病,这表示牙周病细菌是靠传染途径进入口腔的。跟蛀牙细菌一样,病人的父母亲与小时候的主要照顾者都是传染来源。所以,要改善与预防牙周病,需要从父母亲开始做起,以免对下一代造成影响。
牙周病细菌从小就传染到人体口腔,为何以前年轻的时候没有牙周病,年龄大了之后才开始有牙周病发生?这主要是口内的牙龈沟产生了缺氧环境,同时身体的免疫力降低,给了厌氧细菌大量繁殖的机会。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不断累积,过度劳累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为免疫系统此时只能专注于应付危及性命的疾病,对于牙周病等慢性疾病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预防牙周病,对抗难缠的牙周病细菌,要从改善缺氧环境与提升免疫力两方面做起。
我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常会提醒患者,牙周病是身体绝大多数疾病的表征,一旦发生牙周病,就等于是身体已经发生了很多慢性疾病。试想,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与说话,口腔中其实是随时充满空气的,口腔发生了牙周病就表示与外面空气距离不到3厘米的牙龈沟内出现了缺氧现象,那么身体内其他器官缺氧的情形只会比牙龈沟更加严重。虽然牙科学界有研究指出,牙周病会造成心脏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孕妇早产等全身性疾病,但大家不妨思考一下,是缺氧造成牙周病并诱发了这些疾病,还是牙周病造成了身体的其他疾病?
简单深呼吸,预防牙周病。造成牙龈沟缺氧的情况是牙垢覆盖住牙龈沟,同时牙龈沟周围的微血管没有送来氧气。所以,只要做好牙齿和牙周的清洁工作,改善牙垢盖住牙龈沟的问题,牙周病就不容易继续恶化了。要治疗牙周病,第一步就是改变刷牙的习惯。尽量每天定时做好牙齿与牙周的清洁工作,一方面要知道患了牙周病的牙齿需要特别的清洁方式,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牙缝与某些死角需要多加注意清洁。治疗牙周病的第二步是提高免疫力与再生能力,要创造身体有氧的环境,提升血氧量,进而为自己创造健康环境。
前面提到,牙周病就是缺氧导致的疾病,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给身体补充氧气。要如何补充足够的氧气呢?就是要正确地深呼吸。到底该如何深呼吸,吸进身体的氧气又该如何进到全身?其实很简单,只要抓到几个重点就能轻易达成。从前中国人把练气功当作运动,老和尚也用吐纳来强化身体,关键就在“有氧”,一方面通过深层呼吸提高身体含氧量,一方面通过减少思绪来降低大脑对氧气的消耗。
现在的人们常弯腰驼背,使得呼吸受限,所以一开始就要学会正确的身体姿势。人们常说要“瘦肚子”,但为什么小肚子还在?其实最简单的瘦肚子方法就是翘屁股,屁股一翘小腹自然不见,练气功的人称之为“提肛、提臀”。屁股翘起来时身体为了平衡,上半身自然就会挺起来(切记不可以将颈椎刻意后缩)。此外,气道和胸廓也要打开,该如何打开呢?最重要的就是深呼吸,要将空气真正地吸到肺部。要提醒自己深呼吸,吸气时吸3~5秒,吸到饱,腰挺直,慢慢吐6~10秒。这样做,除了能让胸部扩大、背部扩大,膈肌位置也下降了。深呼吸时,手也要放轻松,吸到饱之后慢慢吐气,吐到不能吐时,手推一下肚脐上方和膈肌下方的丹田,可以发现还有气可以吐出来。吐气时要吐得一干二净,才能把酸性的二氧化碳吐掉。深呼吸不仅能提高能量产生的效率,也能使产能过程中的副产品乳酸的产生大幅减少,身体自然可以产生较多热能。
简单的深呼吸,就能避免缺氧,并防止身体堆积过多二氧化碳带来的后遗症。气功理论认为,深呼吸时舌头要顶着上颌的门牙,让任督二脉打通。而在医学上来说,舌头往前舔上门牙时,咽喉就会打开。此外要“眼观鼻,鼻观心”,也就是不要想得太多,休息时让大脑尽量不要工作,不要想东想西,让大脑放轻松,把身体的动作慢下来,也可以减少肌肉耗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