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权威声音~~~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权威声音
平和心态也是一种抗灾力量
徐元锋
  一大早,我急急从云南鲁甸县赶往巧家县重灾区包谷垴乡采访,走走停停近8个小时的车程里,时而余震、时而暴雨,时而道路排险,时而手机微信里跳出诸如此类的信息:“日本为何震级高死亡少”“道路抢通到何时”等等。看到这样的信息,心里不是滋味。

  灾区有灾区的难处。许多质疑者往往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不了解灾区的社会背景。比如震级不算高的6.5级地震竟能造成现在的400多人死亡,成为当下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客观说,有这种疑惑也是正常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此次震区属于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三四千元,房屋质量问题折射的是贫困问题。

  这样说,不是回避问题,更不是为谁“开脱”。关键是,大灾当前、灾情复杂,需要一个众人拾柴、众志成城的氛围,这更有利于受灾群众。记者在巧家县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想现场采访一个领导,根本找不到人,“他们都在一线”,新闻中心的同志面露难色说。这才是真正的一线,大多数基层干部和救援人员都很辛苦,需要心理上“减压”而非“加压”。而任何一条夸大灾情的信息或是谣言的传播,都可能干扰抗震救灾秩序,是对灾区人民的不负责任。

  不可否认,一些质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是为了今后此类灾害的损失更小。但也有一些过激言辞,或许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深刻”些。现在许多人呼吁建立一个更加成熟的救灾体系,那么,社会心态和舆论环境的理性和成熟就是内容之一。(徐元锋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7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艺文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高尔夫球场因何能野蛮生长?
同是“雷雨”大不同
平和心态也是一种抗灾力量
梦露的梦
借证生财
推诿过错的逻辑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平和心态也是一种抗灾力量 2014-08-06 2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