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位于该区的某部营区一块3200平方米的训练场地因铺设的瓷砖路面变形,部队战备训练时常受影响。当天11时,区领导走访了解情况后,当即指示有关部门出面解决。5天后便完成路面修复工程。
去年6月,奉贤区双退办会同驻地6家用人单位在民政局专门为6名退役士兵举办了一场小型招聘会。区民政局局长邵惠娟介绍说:“退役士兵在部队为国防事业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安置他们就业我们责无旁贷,一名退役战士也不例外。”
2008年,海防某旅某炮营新营区落户该区某偏远郊镇,官兵和干部子女出行成了大难题。就在刚落户的那个周末,一辆直通区中心的专列公交就开到了营区门口。4年多过去了,这条公交线一直没停过。
今年2月,驻奉某部战士王建国母亲在安徽老家患了严重的多发性硬化病,所在部队出具医院有关证明后,他便领到了家属重病补助金;今年6月,驻奉海防某旅高炮营副营长王保全的孩子随军到奉贤,凭借部队开具的介绍信,他的孩子很快便到奉贤区解放路小学就读。
奉贤区区长庄木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来认识拥军优属工作,把固长城的好事办长久。”
奉贤共有2.3万余名优抚对象,其中,老复员军人多、农村优抚对象多。尽管奉贤经济实力在上海并不靠前,但他们却建立了60岁以上农村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对患重大病的优抚对象,除各类医疗报销、救助后,个人自付1万元以下可获60%医疗补助,超过1万元部分可获70%医疗补助。去年,奉贤又出台新政策,对符合随军随调条件无固定工作家属和患重大病的驻奉部队官兵家属给予补助。
两年来,驻奉部队近百名患大重病官兵家属得到补助,96名符合随军随调条件、无固定工作的家属拿到生活补助,2000多名农村老退伍军人及老复员军人遗孀获补助380多万元,1200多人次获发放医疗补助近300万元。
通讯员 丁绍学 尤正贵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