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口垃圾堆成山 侵蚀路灯阻交通
金志刚 李志杰
  今年入夏不久,武定西路1207号门口突然每天出现一座“垃圾山”,垃圾从路口一直延伸到马路中间,不仅阻碍交通,且臭气袭人,蚊蝇滋生。家住附近的市民王先生不堪其扰,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反映此事。

  记者赶到1207号,只见一盏路灯下,形成了一座小“垃圾山”,周围二三十平方米的范围内,油污遍地,垃圾里有剩菜剩饭、弃用酒瓶、破碎衣物等。一股腐臭味飘散在周围,行人都捏着鼻子避开。路灯底座在垃圾的侵蚀下,竟出现“腐烂”生锈,一节电线外露,直接伸向马路,也不知道是否带电。

  武定西路1207号周围有两个居民区,都是老式房子,甚至还有临时搭建的棚子,生活环境落后,居民公用设施基本“空白”,更没有专门倒垃圾的垃圾房。据王先生说,乱扔垃圾的人有居民区内的住户,也有附近几家餐馆,而这座“垃圾山”的“起源”竟是几个塑料袋,“那些不自觉的住户和餐馆,把这里当做了垃圾集中点,每天都往这里倒垃圾,渐渐地竟然形成了‘气候’。”王先生7月17日曾向有关部门反映,保洁公司派人迅速处理了垃圾,但好景不长,倒垃圾的人“我行我素”,扫垃圾的人却“没有再出现”。

  记者与长宁区绿化与市容管理局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实地勘察后,表示今后将安排人手每天清扫,并联合居委会和城管,加强与附近居民区租住户和餐馆的沟通,“一是控制垃圾来源,要求附近居民和店家不能在路面堆积垃圾;二是附近没有垃圾房,会在路口增设几个垃圾筒。”

  本报记者 金志刚 志愿者 李志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7版: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艺文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楼道消火栓竟被圈进群租房
光靠物业,不行!
路口垃圾堆成山 侵蚀路灯阻交通
文明居住需要“自我管理”升级版
新民晚报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5路口垃圾堆成山 侵蚀路灯阻交通 2014-08-06 2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