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记北宋盛时洛阳名园凡十九处,这是篇“后记”,阐明著书的目的和意义。作者深赋感慨,从洛阳地处险要说起,云,洛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故其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园囿虽小,然“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由此可见,园林一事,关系到天下之治乱,而公卿大夫只放意乎名园,“而忘天下之治忽”,遂使作者欷歔不已。
李格非因小见大,以古证今,然与治乱相关之小焉者,岂仅园林而已。诸如修志、集藏,无不与国之安、民之裕共呼吸。即以李格非之女、杰出的词人李清照而言,南渡以后,颠沛流离,所藏典籍书画金石砚墨,十去八九,若在太平盛世,焉至于此!近世亦然,试观“文革”十年,连最普遍的集邮尚且销声匿迹,更不必说金石鼎彝的收藏。典籍皆成“四旧”,园林一片凄凉,花木枯萎、亭榭倾圮,不论京师,无论苏(州)扬(州),较之北宋洛阳之颓败,有过之而无不及。惜乎今人忙于争逐,而略于治乱之候,而未能有名园记之续,亦可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