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300多米的英沿哨所,是一个季节性哨所。这里不通车,上级用直升机空运物资修建了一座板房,并空运部分文体和生活设施供官兵休闲娱乐。每年5至10月,我们库尔干边防连10多名官兵在这里执勤巡逻。
哨所四面环山,日照时间不足4小时。为方便我们与外界通信,安装了一部卫星电话。卫星电话的太阳能电池板只有0.3平方米,在有限的日照时间里,卫星电话蓄电池的电量总也不够用。这里的天说变就变,有时阳光刚洒向哨所,没过多久,厚厚的乌云就笼罩天空。
去年7月,接连几天的阴雨天,耗尽了卫星电话蓄电池电量,哨所与外界完全隔绝。十几天没给热恋中的女友打电话,下士苏睿心急如焚。
这天上午11时,阳光慢慢覆盖哨所,我们像过节一样又唱又跳。苏睿抢先抓起电话拨通女友手机,两人没聊几句,厚厚的云层飘移过来,将太阳遮得严严实实。几缕阳光费力地穿透云层间隙,在哨所后小山包上露出了半张脸。听见蓄电池发出“滴滴”告警声,苏睿急忙让战友闫臣抱着太阳能电池板爬到阳光下。阳光走到哪里,实诚的闫臣就跟到哪里,终于让苏睿打完了这通电话。从那以后,闫臣就被大家称为“追赶阳光的士兵”。
尽管大家常常拿闫臣打趣,但他抱着太阳能板追赶阳光这一做法却得到大家认可。从那以后,官兵们把太阳能电池板的线连接得长长的,不管谁打电话,总会有战友自告奋勇保障,以便随时应对不测。
哨所有一间乒乓球活动室,这里空间小,第一次乒乓球赛就让聂胜华和乌晓龙出尽洋相。两人是我们公认的乒乓球高手,谁也不服气谁。进驻哨所后,他们决定在新环境下进行一场大战。
比赛这天,两人在活动室摆开架式,门口挤满了观赛的人。聂胜华率先发球,只见他把乒乓球高高抛起,在球下落至离台20厘米时一个下削,乒乓球旋转着向乌晓龙左手球桌边飞去。乌晓龙大叫一声“好球”,一个反手把球拉到聂胜华左手边。两人你来我往,时而推挡,时而反扣。突然,聂胜华将球扣到乌晓龙的右手边,乌晓龙一个箭步向右,只听“咚”的一声,乌晓龙的头撞上板房墙,把墙撞出一个头形大坑。幸好墙壁中夹的是泡沫,乌晓龙揉了揉脑袋,继续比赛。不一会儿,聂胜华又撞在了墙上。看到墙上两个大坑,哨长刘成昆赶紧叫停比赛。
没过多久,大家又技痒难耐。受运动员扔铅球启发,哨长刘成昆在乒乓球桌两端各画了一个直径1米的圈,规定官兵比赛双脚只能站在圈内,比赛中任何一方脚出圈外,就判定输一球。
这种比赛方式既锻炼协调性又带有强烈的趣味性,很受官兵欢迎。参赛队员常常东倒西歪,观战者也笑得东倒西歪,一时间,寂寞的边关充满了欢歌笑语。
十日谈
守卫边防线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群雷达兵在守护,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