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票收藏达人贺善甫
步寒 刘必华
  文图/ 步寒 刘必华

  大千世界有多广,收藏的世界就有多宽。每个人赋予“收藏”的定义各不相同。与普通的收藏字画、钱币等不同,家住嘉定区安亭镇昌吉路234号的81岁老人贺善甫走的是“小众”路线——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他把自己所乘的国内民航飞机票及相关票证都保存收藏,种类已逾百种(张)。上周,我们去这位机票收藏达人家拜访,翻开装订成册的本子,目睹当年的“古董”机票,还有一张张样子各异的登机牌……真是新鲜又惊叹。“保留一张机票就是保留一段经历”,他自比“富翁”。

  首次乘机 受宠若惊

  贺善甫和蔼,瘦削,显年轻。他出生于宁波,12岁时由大哥带着来到上海,在一家文具厂当学徒;17岁时,经熟人介绍,在上海协森钢铁厂当学徒。

  说起1954年第一次乘坐飞机,贺善甫记忆深刻。当时他还在上海协森钢铁厂工作。协森钢铁厂主要生产铁制档案橱、保温箱、文件柜、办公桌、配电箱等,产品远销各地。那年,厂里接到一笔湖南长沙某部队定制的资料柜订单,货物发出不久,对方打来长途电话,要厂里派一位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贺善甫是厂里的技术骨干,经理把任务交给了他。这是贺善甫第一次坐飞机。“那是一架前苏联小型飞机,乘客只有十一二人,包括一名女乘务员,乘客中除了男乘客外,还有一名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当时有条件乘坐飞机的都是商人、干部和技术人员,贺善甫真是受宠若惊。“飞机上午9点从上海起飞,中途在江西南昌停了一小时,到长沙时已是下午1点多。”他到部队发现,原来不是产品有问题,而是战士们不懂其中较复杂的开锁程序。

  回到上海,贺善甫原本想把机票留下来做个纪念,可这批资料柜的订单是上级单位介绍的,贺善甫报销出差费用必须上交机票,收藏之念落了空。

  一张机票 一段经历

  协森钢铁厂后来并入上海钢铁器具厂,后又改名为上海无线电机械专用设备厂,产品不仅涉及民用,还开始涉及雷达天线等军用产品。贺善甫先后任技术员、供销科长等,每年总有几次要去外地做些调研和联系供应,乘飞机的机会渐渐多了。上世纪60年代起,收藏机票的念头在贺善甫的心中开始强烈。那时乘飞机,乘客少,礼品多。“机上记事本、扇子、纪念章、木梳、火柴、香烟、糖果等什么都送。”“别人出差捎特产,拍照片,但我认为,机票是一个城市的代表,保留一张机票也是保留一段经历。我可以骄傲地说,这个城市我去过。”每次出差后,他将机票的一联上交单位用于报销,存根联等都藏在一个抽屉里。

  如今看到一张张机票,贺善甫还清晰地记起一段段难忘的乘机经历。“当年我国民航业还不发达,但乘务人员的服务是一流的,她们待客亲切,微笑服务,对乘客有求必应。”一次,贺善甫去广州,登机后往高处放行李时,中山装一个扣子崩掉了,空乘小姐看到后,马上拿来针线包,弯腰细心地为其缝好。能享受到这样热心、贴心的服务,贺善甫心里暖暖的。

  手写机票 见证历史

  贺善甫将他的“收藏”保管得整齐有致。一本装订成册的本子中,一张张贴得十分整齐,种类有各种飞机票,以及登机牌、行李牌、通行证、保险单、时刻表等。

  我们新鲜又惊奇。上世纪60年代的机票都是手写机票,像一本本4页的小册,封面大红,有“中国民航”“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客票”“第××号”字样;第二页,是手写的内容,比如名字“贺善甫”,还有航班号、起飞时间等。一张从上海到长沙的机票价是54元。“那时54元差不多抵我一个月的工资。” 收藏的过程中,贺善甫发现与之有关的登机牌、行李牌、通行证、保险单、时刻表等也都蛮有意思,也全将列入了收藏范围之列。

  贺善甫的“收藏本”中除了机票、登机牌和保险单,怎么还有一些介绍信、工作证和出席证?贺善甫说,以前办理机票时,都要单位出示证明才能办理。登机时,有时还需提供工会会员证。他出差开会之余,顺便把一张张出席证也都收藏起来了。

  贺善甫还收藏了一样宝贝:1973年的《航班时刻表》,小小地像“掌中宝”,罗列了国内所有航班,里面除了详细的始达各大城市的名称、航班次数和时间外,还印有统一的价目表,如上海至兰州96元,上海至北京64元。“那时北京到上海的航班每周才两三个。”

  通过收藏 感受变化

  飞机乘多了,贺善甫几乎成了“乘机专家”,比如哪种机型好、哪种机型大、哪种飞机飞的高度高,各城市机场面积和设施,什么叫大气流等等,他都一一讲得头头是道。

  贺善甫说,通过收藏,他感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迅速腾飞,祖国民航事业发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比如过去的飞机都很小,设施简陋,而且飞机数量很少。现在不同了,机场不仅多、面积大、设备先进,环境也漂亮舒适,各家航空公司和飞机的型号更是五彩缤纷。变化最大的是,坐飞机就像乘坐公交车一样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出发。以上海赴全国各大主要城市为例,过去一个星期才一二个的航班,现在一个小时就有好几班。如今乘坐飞机的人群多为普通百姓。

  1993年,贺善甫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担任了广州某公司的总工程师。选择交通工具“上班”时,仍以飞机为多。晚年的贺老伯,身体还是那么硬朗,尤其那一口浓重的宁波话底气十足。他告诉记者,退休后只要跑得动,就要常到外面走走看看。近年来,贺老伯与老伴去了不少地方旅游,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他们最喜欢的还是乘飞机,因为性价比高,既安全又速度快。于是这些年他又添了不少收藏。“除了西藏和台湾,全国各地我都去过了。这些机票都记载着我的足迹。”

  陪同我们一起拜访的玉兰第二社区居委会主任钱晓燕说,收藏机票挺新鲜和另类,他们已向贺善甫建议,不妨将收藏的各类飞机票和登机牌、行李牌、通行证、时刻表等,有机会通过居委会向小区居民公开展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烽火周末/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新民图视绘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民生上海
   第A19版:民生上海
   第A20版:民生上海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格言
机票收藏达人贺善甫
党员到社区 为老人圆梦
七宝金婚老人重温浪漫
办科普讲座关爱银发人
四平街道为老人送戏上门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B13机票收藏达人贺善甫 2014-11-02 2 2014年11月0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