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府古事
王涛
  王涛

  说到丽江古城的人文,就不得不说木府。木府在选址上一反中原“居中为尊”的传统,建于城南,坐落于狮子山怀抱,处于整个古城的头部。木府的坐向也摒弃了中原风水“坐北朝南”为佳的理论,而是朝向太阳和东方。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的崇拜物,木也是明太祖朱元璋为表彰木家对朝廷的忠心和贡献所赐之姓。这坐西朝东的取向,有取“木”之气而盛和“迎旭日而得大气”的含义。在狮子山极目下望,鳞次栉比的民居,以木府为中心层层环围,呈扇形排列,房顶与天地混融成黛青色,苍苍茫茫宛若水墨。开放的丽江古城,没有城墙围绕隔离,房屋依山傍水分散开来,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融合。几条街道以四方街为中心,呈放射状分散开去,街巷四通八达,街面彩石铺地,穿行其间,如游身于伏羲八卦阵中。

  木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门前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乱世。现在看到的木府,其实是1996年丽江大地震之后修复和重建的。占地46亩的木府,其建筑的雄伟气宇,宫殿的明艳富丽,雕刻的精致神妙,构件的精巧玲珑,亭台楼阁的错落有致,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着气宇轩昂的王者之气。我特别注意的是两个牌坊,四柱三门的木牌坊,上书“天雨流芳”四个大字,据说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不论汉意还是纳西意,都充满了人文思想,透溢着书卷气息。结构三层的石牌坊,全是石材结构,有四只石狮护卫着,牌坊上书“忠义”二字,据说是明朝万历皇帝的手笔。石牌坊前的照壁上,有徐霞客“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句子。其实,以木府而言,仅万卷楼就集两千年文化遗产之精粹,收藏的东巴经、大藏经及众多名士书画,皆是翰林珍奇、学苑瑰宝,光碧楼等建筑“称甲滇西”;以丽江而言,更是有着源远流长的东巴文化,有着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有着广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本身就是广博大度的王者,“拟于”二字,显得多余。

  说到木府,自然就会想到木氏宗族。木家最有成就的是明朝初期的木公和木增父子。木氏父子热衷汉学,且与当时中原地区的著名作家多有唱和,与徐霞客、董其昌等交往甚密。与此同时,木家还请来内地文人,教其子弟汉族文化知识,以求吸收先进文化而“知诗书,守礼义”。徐霞客称赏木氏土司“世著风雅,交满天下”,是西南地区颇有卓识和远见的人。“土地广大,传世最远,富冠诸土郡”,难怪木家能世袭丽江土知府,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当然,当时汉文化的传播,仅限于木氏家族。儒学汉文化在纳西族广大民众中传播开来,则是在清朝的事情了。清时朝廷批准设学署,儒家汉文化才开始与普通百姓接触。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定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是民族的慧根和支柱,是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踏进丽江古城,流连于东巴宫,穿行于关门口,轻抚东巴文化墙,注目道道小桥,凝视块块石板,处处传递着人文精神的信息,处处弥漫着民俗文化的芬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新民健康
   第A16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A17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A1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19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0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文化新闻
   第A23版:文化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目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冬季星空
关良
木府古事
授奖仪式中的敬老
海上旧梦
膏方进补学问多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木府古事 2014-12-02 2 2014年12月02日 星期二